“冬至大如年”,这句老话咱们上海宁都晓得的。不过今年的冬至可真是“搞怪”,有句俗话说得好,“上午冬至暖烘烘,下午冬至冷飕飕”,咱们就来聊聊这个最早的冬至,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说到冬至,大家都会想到“饺子、汤圆”,还有那句“吃了汤圆大一岁”的俏皮话。但今年的冬至,可不只是吃汤圆那么简单。2024年的冬至,发生在12月21日,这是自1895年以来最早的冬至,也就是说,它比过去任何一个冬至都要早。那么,这个“早”字背后的故事,咱们就来一一揭晓。
首先,咱们得明白,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今年的冬至之所以特别“早”,其实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关。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365.2422天,而我们的农历年只有365天。这就意味着,每年都会多出0.2422天,积累下来,就会导致节气日期的逐渐提前。而今年,冬至就来得特别早。
咱们再来说说这个“上午冬至暖烘烘,下午冬至冷飕飕”的现象。这其实跟上海的气候特点有关。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天最短,夜晚最长。但上海地处江南,受到海洋的调节作用,白天温度相对较高,所以“上午冬至暖烘烘”。而到了下午,随着太阳落山,温度逐渐降低,夜晚变得更长,所以“下午冬至冷飕飕”。
说到这里,可能有朋友要问了,这个“早”的冬至,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吗?其实,影响还是有的。首先,冬至早,意味着冬季的开始提前,大家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其次,冬至早,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也会受到影响,农民朋友要及时调整种植计划。当然,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最大的影响可能就是“冬至大如年”的氛围会更浓一些,家家户户都会准备汤圆、饺子,欢度这个特别的节气。
说了这么多,最后我们来点正能量的结尾。冬至虽早,但温暖的阳光依旧照耀着大地,给我们带来希望和力量。正如那句话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让我们一起期待春天的到来,那时,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我们的生活也将更加美好。
那么,亲爱的读者,你对这个128年来最早的冬至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