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中国古人热水造冰?困扰物理学家多年,究竟是什么原理?

小苏说家常 2024-07-29 10:23:06

在炎炎夏日,当我们惬意地享受着空调和冰箱带来的清凉时,可曾想过古代的人们是如何抵御酷暑,甚至制造冰块的?这看似不可思议的问题,却隐藏着一段令人惊叹的历史。

如今,冰箱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到夏天,冰箱里的雪糕和冰块是我们消暑的好帮手。

但在古代,没有现代科技的加持,古人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制冰智慧。

古代的夏天,没有冰箱和空调,然而在古装剧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他们在风轮旁放置冰块来给屋子降温,仿佛拥有着最早的“空调”。

那么,这些冰块究竟从何而来?

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便是将冬天的冰块储存下来留到夏天使用。

古人深知,在常温环境下,冰块难以保存到夏天,于是他们巧妙地利用地窖。

地窖越深,温度越低,如同一个天然的大冰箱。

为了更好地保存冰块,他们还会用各种方法将冰块与外界的温度隔绝,就像给热馒头保温要盖厚被子一样,给冰块也裹上“保温层”。

而更令人惊奇的是古代的制冰方式。

《淮南完毕术》中记载:“取沸汤置瓮中,密以新缣,沈中三日成冰。”

这意味着,古人将烧开的沸水放入瓶中密封,沉入深井,三天后便能得到冰块。

这一过程让人匪夷所思,通常我们认为水在零下才会结冰,而沸水温度高达 100 度左右,这样的热水放入深井,怎么可能结成冰呢?

为了探究这一神秘的制冰原理,物理学家们纷纷展开研究。

物理学家洪震寰曾在文章中提到,沸水置入瓶中,瓶口密封沉入井水中,瓶内温度骤降,液面气压大减,瓶内水的冰点随之提高。

简单来说,就是气压越低,水结冰所需的温度越高,所以高温的水在低温环境中反而更容易结冰。

然而,实验的结果却并非一帆风顺。

硕士生赵虹君曾进行相关实验,将少量沸水装进一升的玻璃球模仿古代制冰所用的瓮,放入和深井温度相同的冷水中,起初并未达到制冰效果。

即使长时间放置,也只是得到一点点冰碴,远远达不到冻成冰块的程度。

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难道古人很少用冰块,或者这种制冰方法根本不存在?

但也有人坚信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觑,认为很多古代技艺已经失传,古代的环境、气候和制冰用品等条件与现在不同,所以难以还原当时的制冰效果。

其实在唐朝后期,“硝石”的出现让制冰变得容易许多。

硝石溶于水会吸收热量,使常温的水迅速冷却结冰。

虽然现代科技让我们的生活无比便捷,但古人的智慧同样值得我们敬佩。

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能够想出各种方法来对抗炎热,享受生活。

或许,还有更多古人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传承。

【免责声明】本文描述过程及图片均源自网络,旨在传播社会正能量,无不良导向。若涉及版权或人物侵权,烦请及时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如有存疑事件,联系后即删或修改。

0 阅读: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