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北伐暴露了东晋的所有政治问题

子玉史院吖 2024-10-29 14:44:15

文 / 子玉

在世族门阀素质整体退化的大背景下东晋能够产生桓温这样的精英确实算是幸事,更重要的是,此时的北方也处于诸侯混战的乱局中,正是东晋大有作为的最佳时机,桓温也趁机进行了两次北伐,但每次都是在局部胜利之后遭遇大败。之所以如此,一是桓温的性格和能力问题,更是东晋此时的政治生态投射到战场上的一种必然结果。

352年正月,秦王苻健在长安正式称帝,建立了前秦王朝。当年夏秋之间,东晋派谢尚和姚襄攻张遇于许昌,苻健也趁此机会派丞相东海王苻雄、卫大将军平昌王苻菁以救张遇的名义略地关东,大破晋军,遂据有陈、颍、许、洛等地,并徙当地民众五万余人于关中。

许昌为东下江淮,南临荆襄,北取巩洛的中心点,为东晋恢复中原之战略的首要目标,东晋恢复中原,必以许、洛为其作战总目标,所以,东晋肯定要和前秦争夺中原。

354年三月,桓温正式出师伐秦,率领步骑四万自江陵出发,水军则自襄阳溯汉水入均口以指南乡。同时,东晋又派梁州刺史司马勋率军自汉中出子午道作为配合。

当月,晋军攻上洛(陕西商县),破之,在擒获前秦荆州刺史郭敬之后又进击青泥(陕西蓝田县南),破之。此时,司马勋也在进攻长安之西。

四月二十二日,秦晋两军战于蓝田,虽然秦将淮南王苻生凭借个人武力单骑强行突阵,往返晋军方阵十余次,杀伤晋军将士甚众,但在桓温的督战下秦兵还是遭遇大败,桓温弟弟桓冲又乘胜追击,与秦军战于白鹿原,大败苻雄军。于是,前秦就利用浐灞之水来防御晋军。

对于桓温的军事水平,一般争议都比较大,但实事求是地说,在东晋的整个历史周期中,桓温算是精英人物,从其在军政两方面的表现就能看出来。桓温伐秦时,凉秦州刺史曾对凉王说:“温善用兵,其志难测。”

说明桓温的军事水平是得到了当时精英群体的认可。

此时,按照正常逻辑,桓温就应该乘胜进军,因为,晋军不仅大败秦军,形势对晋军相当有利,且三辅的郡县当时都投降了晋军,大家带着酒肉争相劳军,年龄大的人甚至哭着说:“不图今日,复见官军。”

但此时桓温却屯军灞上,没有及时对秦军予以打击。原因是,晋军因为粮道问题后勤不能及时供应,桓温想等关中的麦子熟了之后就地收割来解决粮食问题。

这是东晋还有后来的南朝所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后勤问题往往掣肘其北伐行动,就是刘裕这样的猛人在北伐后秦时甚至是亲自督运粮草。

除了粮食问题,当时双方的兵力也是悬殊较大,晋军四万,秦军八万,且秦军以骑兵为主力,晋军并无必胜的把握,加上司马勋也遭遇了失败,所以桓温就暂时停了下来。

当时,桓温部将振武将军薛珍劝桓温渡过灞水进击长安,但桓温根本不听。这一对峙就给了秦军从容准备的时间。于是,秦军先实行坚壁政策,收割了麦子,然后派苻雄出击晋军,秦晋两军大战于白鹿原,晋军大败,死者万余人。

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桓温就与六月一日徙关中民三千余人撤军。晋军退到潼关时又屡次被秦军打败,伤亡万余人,桓温于是东走洛阳。同时,秦军还在陈仓大败司马勋,晋军北伐彻底失败。

桓温从出师到败退前后还不到三个月。

八月,秦军又攻克雍,彻底平定了关中。

对于桓温的失败,王猛早就料定了,在客观的困难之外,桓温屯兵灞上的行为也使其失去了三秦豪杰的人心,因为,大家看不到桓温的诚心,用王猛的话来说就是:“公不远数千里,深入敌境,今长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知公心,所以不至。”

这也是王猛不投靠桓温的核心原因,王猛的态度代表了北方世族和精英群体对于东晋的态度。既然东晋在北方已失去人心,则北伐的难度肯定更大。

王猛当时已经看透了桓温

图源/剧照

但在此后的拉锯战中桓温又于356年八月六日大破姚襄军,收复了洛阳,以镇西将军谢尚都督司州诸军事,镇守洛阳。

此时的东晋疆域自山东省临沂经泰安而西,沿今黄河至洛阳与前燕接境。357年十一月,前燕迁都于邺,于是燕晋又狭路相逢:东晋要克复中原就必须据有许、洛等地,而前燕要想守住河北同时进一步括地也必须向河南发展。

但由于前燕有慕容恪这个猛人存在,东晋在面对和燕军在河南的争夺战时还是没有下定决定进行大规模的北伐行动。360年,燕主慕容儁去世,在大家都以为收复中原的时机到来时唯独桓温提出了反对意见:“慕容恪尚在,忧方大耳。”

慕容恪此人文武兼备,又能得人心,其军政才能已得到了现实的验证,冉闵就是败在其手中的。

363年五月,晋朝廷加征西大将军桓温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假黄钺,次年五月,又加大司马桓温为扬州牧录尚书事。桓温在掌控荆州军政的情况下又进一步掌握了朝廷所在的扬州政治,可以最大程度集中东晋的资源。

此前后赵内乱时,东晋为什么没有在乱局中得到好处,原因就是,当时朝廷以殷浩来制衡桓温,荆扬的地域之争使东晋根本不能集中资源进行北伐。如今,桓温进一步掌握了扬州的政权,就可以顺利落地北伐战略。

至于东晋为什么会配合桓温在内部的扩张,一个是桓温的荆州武力,更重要的还是外部压力,东晋需要桓温这样的精英来解决外部问题。历史上任何时期,外部压力都会倒逼内部的团结。当时,河南州郡大多陷落,洛阳已被孤立,北方坞壁的实力派都归降了前燕。

365年二月,前燕太宰慕容恪和吴王慕容垂共攻洛阳,次月克之。

当年,东晋又爆发了司马勋在蜀地发动的叛乱,直到次年五月才平定。

366年十月,燕军又开始进攻兖州,拔鲁、高平等数郡,接着又准备南下攻击下邳、彭城。在河南之地大范围缩小的情况下东晋是不得不进行北伐。

367年四月,前燕太宰慕容恪病重,为了保证燕国的开拓战略能够顺利落地,慕容恪建议燕主慕容暐:“吴王慕容垂是将相之才,是我能力的十倍,臣死之后,愿陛下举国以听吴王。”

为了保证慕容垂能够得到权力,慕容恪又做了乐安王慕容臧的工作:“如今,燕国南有晋,西有秦,二国都有进取之志,只是顾虑有我所以不敢大进。我死之后,你们要齐心协力将吴王推上大司马之位。”

慕容恪认为,大司马总统六军,一定要由慕容垂这样的英杰来出任才可保证燕国立于不败之地。

完了,慕容恪又做了太傅慕容评的工作。但最终,大司马之位还是落在了车骑将军中山王慕容冲手中,以荆州刺史吴王慕容垂为侍中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慕容暐在权力和国运之间选择了权力。

慕容恪终究是被辜负了

图源/剧照

在慕容恪已死而慕容垂又被边缘化的情况下,桓温觉得,北伐的时机到了。况且,桓温此时在内也已经稳固了权力,且做好了对后方的安排:以其弟右将军桓豁监荆州扬州之义城、雍州之京兆诸军事领荆州刺史;加江州刺史桓冲监江州及荆豫八郡诸军事,假节。

相比前方的开拓,后方的稳定对桓温来说更重要。

369年四月一日,桓温率江州刺史桓冲等步骑五万自姑孰出师,当月中旬,晋诸军在兖州集中。当时,桓温使冠军将军毛虎生凿巨野三百里,引汶水会于清水以通舟运。桓温率领舟师自清水入河,浩浩荡荡北进。

桓温这是保守的打法,且容易被敌军截断后路,郗超当时的建议是渡济水越黄河直趋燕国国都邺城。但桓温没有听。

燕军在失去慕容恪而慕容垂又被边缘化的情况下果然连吃败仗:下邳王慕容厉于黄墟被晋军打败,单骑逃亡;燕高平太守徐翻投降晋军;晋军前锋邓遐、朱序于林渚击破燕将傅颜;乐安王慕容臧也不能抵御晋军。

七月,晋军至武阳,燕故兖州刺史孙元率其宗族投降桓温。当桓温到达枋头(河南浚县西南)之后,燕主慕容暐和太傅慕容评是大惊,直接就准备逃回龙城。

可以肯定,如果慕容暐逃归龙城,前燕的国运肯定就到此为止了。

但前燕的幸运之处就在于慕容垂这位乱世精英的存在:“臣请击之,若不捷,走未晚也。”

于是,在生死存亡之际,慕容暐也就任命慕容垂为使持节南讨大都督,率领征南将军范阳王慕容德等五万人抗拒晋军。

此时,前秦也答应了前燕的求援,王猛的如意算盘是:“如果桓温举山东,进屯洛邑,那么就可以以山东和河北的兵,以山西和河南的粮食观兵淆渑,那么咱们的大事可就去了。”

对于前秦最好的选择是,先合兵燕军打退晋军,然后再乘机吞并燕国。

既然救燕符合前秦的利益,于是苻坚就派将军苟池和洛州刺史邓羌率领步骑二万救燕。

和上次一样,桓温又在枋头止步了。对于桓温的作为燕军实际上也看明白了,燕将申胤就说:“晋室衰微,温专制其国,晋之朝臣,未必皆与之同也;故温之得志,众所不愿也,必将乘阻,以败其事。”

一句就点破了东晋政治的核心矛盾。如果桓温打了胜仗,那么桓氏在江东世族中就会一家独大,这是门阀势力所不愿看到的结果,肯定会百般打击桓温,同时,这也是皇室削藩的需要。

也就是说,桓温如果打了胜仗就得做好迎接内部政治打击的准备。

桓温为什么止步枋头,就是怕冒进导致兵败从而减损自身实力,在兵力减弱的情况下,还拿什么和世族、皇室博弈。他之所以北伐就是为了在战场积累政治资本以实现颠覆东晋王朝取而代之的目的。

故而,桓温等的就是一个必胜的机会,可这种机会在战场上几乎就是概率事件,和没有差不多。

所以,发心已经决定了桓温北伐的结果。桓温的败局几乎就是注定的,因为他前有燕军的军事压力,后有内部的政治压力。

这种情况下,战事拖得时间越久对晋军越不利,因为,后勤运输困难是晋军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而慕容垂在进军的同时就瞄准晋军的弱点派范阳王慕容德率骑兵袭击晋军后方。

燕军袭击晋军之后方

图源/剧照

八月,燕将悉罗腾先是生擒投降晋军的燕将段思,接着又斩杀晋将李述,晋军在失败面前士气已经低迷。

九月,慕容德的一万骑兵和刘当的五千骑兵也到达了石门,猛烈攻击晋军之后,同时,豫州刺史李邽也自许昌率领五千兵马袭击晋军粮道。燕军先锋慕容宙设伏兵大败晋军,杀伤甚众。

至此,晋军的败局已定。

面对战事不利、粮道遭袭、运河不通和秦军来援的客观现实,桓温只能丢弃辎重,走陆路撤军。但是,慕容垂却根本就没打算放过他,一直尾随其后追击,在晋军放松警惕之后,燕军于襄邑追上晋军并与之大战,大破之,斩首三万级。接着,秦将苟池又于谯(安徽亳县)击败晋军,斩首万余。

在这个过程中,慕容垂对于攻击晋军的节奏把握得非常好,他知道桓温在败退之际肯定会以精兵断后,所以只是尾随,在晋军以为安全放松警惕之后又果断出击,完全掌控了战争的主动权。慕容垂的名将素质由此可见。

由此我们也可以这么说,晋燕之战实际上是两个王朝的政治战,也是桓温和慕容垂个人素质的较量,燕军胜利的结果就说明:燕国的政治优于东晋,慕容垂的个人素质又比桓温强。

接着,燕军又在阳武大破晋军,桓温几乎全军覆没。此次北伐,前后时间仅仅持续了七个月左右。

北伐惨败,桓温也彻底失去了对东晋朝局的驾驭能力,对于东晋朝廷来说,这又未必不是件好事。

总之,东晋的政治问题在桓温两次北伐中是暴露无遗,因为,战争本质上就是政治的延伸。

1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