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亚狂想曲:如何成为一个传奇?

娱乐圈扒街 2019-05-30 11:37:04

波西米亚狂想曲:如何成为一个传奇?

“当时我正在开车,收音机里传来《We will rock you》,那感觉就像是一生的意义被浓缩进了五分钟里。”—— 英国著名电台主持人保罗·甘巴克尼

皇后乐队主唱弗雷迪·默丘里(Freddie Mercury)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歌手和音乐人。

他的才华、野心、特立独行的风格,把自己和乐队送上了世界摇滚殿堂的王座。

皇后乐队专辑全球销量超过3亿张,他们在英国排行榜上的时间比甲壳虫乐队还长。

这支乐队在媒体面前饱受争议,却得到了歌迷们最真诚的爱戴。

二十世纪福斯出品的传记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把皇后乐队在弗雷迪带领下,打破常规,追求极致音乐梦想,最终让世界为他们而改变的真实经历展现在世人面前。

影片在捧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和最佳音效剪辑4项大奖后,终于敲开中国电影院线的大门。

片方还特别贴心的为皇后乐队粉丝制作了“Sing-along”(卡拉OK跟唱)版本,会在指定影院放映。

这个周末,极客电影观影团要带大家提前感受这个真实的梦幻传奇,让你在IMAX顶天立地的巨幕上感受皇后乐队史诗般的震撼现场。(活动报名信息见文末)

除了“在影院里体验一场演唱会”,普通人为什么要去看一部摇滚乐队的传记片呢?

因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弗雷迪的影子。

我们都在追求自己渴望的东西:无论是“定义下一代生活方式的科技”、还是“改变人生的机会”;

一段短暂但闪耀着光芒的生命轨迹,被浓缩进2小时电影里——弗雷迪的困惑,他的选择,他的进与退、爱与痛……一定让你有共鸣。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皇后乐队能从零起步,最后成为“一代传奇”呢?

因共同目标凝聚起来的牛人团队,是成功的基础

上世纪70年代,四个性格截然不同、但同样热爱音乐创作,怀有同样理想和目标的年轻人走到一起,重新定义了音乐行业。

不同于当时英国常见的蓝领摇滚乐队,皇后的几个关键成员可都是妥妥的“斜杠青年”:

吉他手布莱恩·梅的父亲是个电子工程师,他小时候弹的吉他都是爸爸亲手制作的;后来布莱恩进帝国理工学院(英国清华)学习天体物理学,还拿到了博士学位。

鼓手罗杰·泰勒是医学院的高材生,本该成为一名牙医,却一生错爱鼓槌。

贝斯手约翰·迪肯是最晚加入乐队的成员,被招募时才19岁;他非常有天分,却是最“安静”的一个,从不争抢风头,演出时偶尔参与背景和声。

我们的男主角弗雷迪生于东非英属殖民地,有着印度波斯血统,从小就在印度的英国寄宿男校上学,17岁时进入伦敦的艺术学院进修。

1970年,弗雷迪与吉他手布莱恩和鼓手泰勒“命运相遇”,立刻就加入了他们所在的Smile乐队。

之后,弗雷迪“反客为主”,把乐队名字改成“皇后”,还亲手重新设计了乐队LOGO。

同时,弗雷迪把自己的名字也正式改成了“弗雷迪·默丘里”。

“皇后”这个名字赋予了这支乐队一种特殊的“皇室光环”;

而与“上帝信使”同名的“默丘里”(Mercury)也一路照耀着弗雷迪的音乐生涯,让他在事业上“有如神助”。

不同于其他很多分崩离析的知名乐队,皇后乐队成员一直很稳定,直到1991年弗雷迪因病去世,大家还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团队素质高、心无旁骛、思想高度统一,这些都是大家能齐心协力挑战制高点的基础。

挑战规则,勇敢创新,才能创造不凡

选择《波西米亚狂想曲》作为电影标题,不仅因为这是乐队的标志曲目;更深层的原因是,它代表了皇后乐队最为后世景仰的特质——创新。

皇后也有过“初出茅庐”的菜鸟期:他们最初的几支单曲毫无特色,并不成功。

直到1974年的单曲《Killer Queen》,弗雷迪和小伙伴们终于摸索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开始写出适合自己的“聪明”歌曲。

1975年,弗雷迪创作出一首“颠覆所有规则”的作品,它就是《波西米亚狂想曲》。

直到现在,《波西米亚狂想曲》还是流行音乐史上最精致、也最复杂的作品之一:它有着独一无二的结构,由民谣、吉他独奏、歌剧、硬摇滚等几种风格迥异的部分构成,音调和音速的骤变相当罕见。

它的歌词也晦涩诡异,除了原作者,几乎没人能理解它要表达什么意思。

这首歌就像弗雷迪本人一样:多变、惊人、热情爆棚、从头到尾充满了艺术家的浪漫。

此曲一出,四座皆震惊;大家不知道这到底是天才,还是一种疯狂。

首先,《波西米亚狂想曲》长达5分55秒,当时流行歌曲推广最重要的渠道——电台 从未播过这么长的单曲;(据传当时百代唱片公司的老板想把歌曲截短再发布)

其次,弗雷迪与唱片公司激烈抗争,坚持用自己的方式拍歌曲视频,他和导演Bruce Gowers一起用电影拍摄手法表达音乐(当然,这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MV鼻祖)。

最后的结果你们都知道了,《波西米亚狂想曲》成了皇后乐队最受欢迎的歌曲之一:连续九周登顶英国单曲排行榜,销量超过100万,成为全世界唱片业史上最畅销的单曲之一;

它还顺手让MV成为歌曲标配,甚至孕育了MTV频道的诞生,改变了整个行业规则。

“波西米亚狂想曲”简直就是“创新”的凯旋曲。

找到最强优势,然后把它发挥到极致

皇后乐队出道时,就是通过不断在高校做现场演出积攒下的初始人气。

虽然当时几个人只能站在学校拥挤的小破舞台上,但弗雷迪已经有了“大型体育馆演出”的气场。

随着他们的金曲变多、知名度变高,皇后乐队的现场演出一直在打破已有纪录。

1981年巴西圣保罗演唱会,据说现场观看人数达到13万!

“我就像一只孔雀,永远需要被关注。”弗雷迪曾说。

费雷迪是个充满侵略性的表演者,他完全占据场上主动;

当每他走到舞台中间,就能立刻抓住所有人的视线,控制住所有人的情绪,他就是注意力的中心。

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6月2日18:41起在爱奇艺电影全网独播!

粉丝们给弗雷迪起了个昵称——“牙叔”,因为他天生龅牙。

但他坚信这种特殊的牙齿结构能让自己音域变广、声线足够特殊,所以宁愿一辈子忍受“地包天”,也坚决拒绝牙齿整形。

费雷迪觉得,自己的声音和表现力就是一件乐器——他要让所有人都听得到、看得到。

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最后20分钟,你能看到让皇后乐队“封神”的1985年Live Aid演唱会“像素级还原”,亲身感受传奇歌手弗雷迪的现场魅力!

没有人天生就是“传奇”。

弗雷迪·默丘里和皇后乐队,你可以羡慕他们、颂扬他们;也可以反对他们、甚至诋毁他们;

但你唯一不能做的,就是无视他们。

他们是很多人眼里的疯子,但却是更多人心中的天才。

当《波西米亚狂想曲》再次响起,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改变世界的人,将踏着音乐的节奏,去真正改变这个世界。

这个过程,就是传奇的诞生。

1 阅读:374
评论列表
  • 2019-06-06 23:36

    听过一遍,的确是好听。

娱乐圈扒街

简介:带你看最新娱乐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