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春节的临近
黄石市各大商圈、商街和超市
纷纷换上“新年限定装”
营造出浓厚的新年氛围
各类促销活动花样翻新
市场人声鼎沸
年货经济也点燃了
本地节前消费市场的热情
全市联动 节前各区活动纷呈
为抢抓新春消费机遇,我市在节前就正式启动了“年在荆楚 巳巳如意”欢购黄石新春消费季活动。本次活动由市商务局牵头,坚持市区一体、商旅文体联动、线上线下联动的原则,活动打通了“商文旅、游购娱、吃住行”各环节,全面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其间,摩尔城、武商mall、下陆万达、黄石港万达、吾悦广场、铜锣湾广场等全市各大商业综合体及交通路步行街、武汉路等特色商业街,将共同开展超过百余场的促消费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涵盖了传统的年货展销、折扣促销,还融入了文化表演、互动体验等多元化元素,为市民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消费盛宴。
在大冶市吾悦广场,为期14天的2025迎新春铜都年货节刚刚落下帷幕。据统计,截至25日,该活动总销售额高达3200万元。活动现场搭建了上百个摊位,涵盖了本地特产、日用百货、特色菜品等各类年节热门消费品。同时,活动还将年夜饭定制、铜绿山文创作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等融入其中,为年货节增添了潮流文化品牌标签。
此外19日,新港园区在棠梨湖商业街举办2025年“荆楚购·年货集市”,现场设置了70余个摊位,涵盖吃、穿、用、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市民可以购买到心仪的进口商品,让寻年味、买年货、食年俗变得更加国际化、全球化。
开发区•铁山区则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举办了太子豆腐节、糍粑节等商文旅活动,有效拉动了各类消费的增长。同时,针对居民家电、汽车等消费领域,该区还举办了家电、汽车让利专项促消费活动4场,带动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品销售额突破1亿元。
黄石港区、阳新县和西塞山区等地也相继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年货节和促消费活动,通过歌舞表演、国潮巡演、商贸促销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挖掘了春节市场的消费活力,营造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手机成年货新宠
节前的年货市场因“国补”政策加力扩围也引发了一场“数码产品消费热”,手机成为市民首选的年货新宠。
23日晚,黄石港万达广场一楼华为品牌授权体验店内,人头攒动,不等记者进店,几家数码品牌点内,“国补”叠加新春的优惠氛围便扑面而来,从门店外围到门口招牌,再到展区广告牌,手机、平板、智能穿戴享国家补贴15%等张贴的优惠字样,格外引人注目。
店内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从营业开始,已经接待了好几波客流,“问产品和政策补贴的顾客非常多,我几乎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本来是想给家里老人在春节前换一部新手机,之前就看中了一款,正好‘国补’政策的落地,赶紧来下单。”一下班,张女士直奔到柜台,买下了此前看好的一款nova 13 256GB的手机,叠加卖场促销优惠和‘国补’优惠,在原来的价格基础上减了400元。
“‘国补’政策的消息出来之后,很多人都等着20日之后叠加优惠购买新机。之前每天的销量在10台左右,但是,20日之后,每天付费购机的消费者数量上升趋势明显,甚至翻了一倍,不少热门机型目前需要提前订货。”华为品牌销售顾问周罩琦告诉记者。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地各区域的年货市集热闹上线,不仅展示了传统民俗的魅力,还将免税消费、传统文化、乡愁记忆、家电数码换新等新兴消费热点融合,在丰富消费市场的同时,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为市民游客奉上“一区多场景、业态多特色、入眼皆年味”的新春消费盛宴。下一步,市商务局将聚焦加快建设鄂东消费中心这一目标,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新需求为导向,加快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奋力实现新年首季消费“开门红”。
春节期间全市物资保供充足
春节临近市民对猪肉、蔬菜等主副食品需求增加市民食品供应是否稳定充足?记者26日从市商务局获悉该局加紧部署节日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全市各级商务主管部门积极行动密切监测市场运行全力做好春节期间生活物资保供保障全市群众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节前市场内热闹非凡,各种蔬菜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据介绍,目前全市主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电商和直营直供企业备货充足,价格保持平稳。在米面油方面,全市重点商贸企业米、面、油等重点品类的储备量6500吨,可保供30天以上。其中,大米储备量3200吨,面条储备量500吨,食用油储备量2800吨。在蔬菜供应方面,全市重点农批市场蔬菜上市量日均稳定在300吨,其中,润信农批市场每日蔬菜供应量约200吨。在猪肉供应方面,联海等大型保供企业猪肉储备量600吨,日交易量100吨。政府储备肉800吨,其中,生猪储备400吨、活猪储备400吨。在鸡蛋供应上,全市重点商贸零售企业鸡蛋储备量达60吨。
此外,为确保春节期间市场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相关部门还加强了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对各类农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和把关,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购物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