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中,两大野战军全线出动,国军为何浪费一个兵团守备徐州

文青说历史 2024-03-30 05:11:19

1948年冬,国共双方在徐州至蚌埠一带的淮海地区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略决战。战役之初,国军黄百韬第七兵团因撤退不及时被我军追上。在此关键时刻,原西北军将领何基沣、张克侠率第三绥靖区在贾汪起义,切断了黄百韬退往徐州的通道,黄百韬兵团因此被华野合围于碾庄地区。

黄百韬兵团被围后,以刘峙为首的国军高层因无法判断我军的真实意图,加上受到中野大军的牵制,迟迟没有实际的行动。蒋介石紧急命令杜聿明接替刘峙指挥,杜聿明根据自己的判断,认为我军用兵怎么也得有个主次,不可能处处是主力,得出结论我军当前目前不会攻打徐州,而是集中主力消灭黄百韬兵团。

基于这样的判断,杜聿明提出了两个方案,第一案集中优势兵力先击破中野六个纵队,再回救黄百韬兵团,与华野展开决战。第二案留十六兵团守备徐州,以第二、第十三兵团全力解救黄百韬兵团,同时令十二兵团迅速向徐州挺进。杜聿明的第一案遭到了刘峙的坚决反对,杜聿明本人也担心一旦对二野扑空,坐视黄百韬兵团被吃会被追究责任,便没有继续坚持,遂按照第二案的计划行动。

11月13日,邱、李兵团在空、步、战、炮的协同下,正式向我军阻援阵地展开攻击前进。国军对比我军,虽然在炮火及武器装备上占一定优势,但我军的战斗技术与战斗意志远胜国民党军,使得国军每攻下一个村庄,都要付出重大的伤亡。一开始,杜聿明认为只要国军精锐强攻2-3天,我军必然因伤亡过重全线崩溃。不曾想,几天的激战下来,我军的阻援部队越打越强大,增援的两个兵团并没有取得什么实际的进展,原定于几天内打进碾庄似乎已不可能实现。

蒋介石获悉情况,派参谋总长顾祝同和国防部第三厅厅长郭汝瑰到徐州督战。顾祝同严令杜聿明督促两兵团攻击前进,杜聿明以打仗不是纸上谈兵,画一个箭头就能抵达目的地作出回应。杜聿明坦言并不知道我军的阻援兵力多少,只是战斗极为顽强,每一处据点都需要反复争夺。此时,一向畏首畏尾不敢出兵的刘峙建议,不如放弃徐州,全力解黄百韬之围。顾祝同、郭汝瑰听后表示同意。不料,徐州国军的实际指挥员杜聿明此时却提出了反对,这是为什么呢?

从兵力对比来看,放弃徐州全力解救黄百韬兵团,国军在兵力上确实占一定的优势。淮海战役中,华野16个纵队约36.9万人,围歼黄百韬华野动用了5个纵队约15万,可用于阻援的部队约21.9万人,后面陈士渠调走华野三个纵队支援中野围歼黄维,华野可用于阻援的力量会更少。如果国军放弃徐州,率领第2、第13、第16兵团30万大军死战华野,确实有击破我军阻援阵地的可能。不过,杜聿明之所以不愿意放弃徐州,是基于他对全局更为深彻的考量。

作为徐州国民党军剿总实际指挥员,杜聿明既想保徐州安全,又想解黄百韬之围。杜聿明认为,放弃徐州是下策,因为徐州机场是国军的补给基地,一旦放弃徐州意味着丧失补给,大军的武器弹药和粮食不能得到及时补给,势必会造成全军覆没。此时的杜聿明,对邱李兵团打通徐州至碾庄的交通线还抱有希望,他寄希望黄百韬能像潘粟裕昆守德惠、陈明仁守四平一样坚守下去,等待大军解围。

原来,国军不像我军有大批民工毁家纾难般地支援前线,大部分的军需基本靠机场供应。反观我军,整个淮海战役期间,解放区先后发动群众高达500多万,这些民众用最原始的交通工具,源源不断地向淮海前线运送高达9.6亿斤的粮食,大大满足了战争的需要。我军在后勤保障上优势地位,奠定了我军最终战胜国民党的基础,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原因。

参考资料:

【1】《国军高级将领战场记忆·淮海战役》

1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