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胡鑫宇事件”新闻发布会召开。官方认定胡鑫宇是自缢身亡,相关证据完整,案情确切。这一发生了111天的失踪案,在社会上引起了空前的关注,最终以悲剧收场。
在发布会上,发言人称经心理专家分析:
胡鑫宇因学习成绩不佳造成心理落差,加之人际关系、青春期冲动带来的压力,造成了胡某宇失踪前心理状态失衡,有明确的厌世表现和轻生倾向。
教育部门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也表示:
此次事件警醒我们,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在整个胡鑫宇事件中,这是最核心和最关键的问题,也是这个案件留给人们最大的思考,相对于侦查工作的瑕疵来说,更有意义!
这看似个案的极端情况,却在现实生活中屡屡上演。不得不让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思考:到底是教育的缺陷,还是社会环境的影响?
巧合的是,在发布会当天,四川资中警方发布通报,称辖区内一名18岁女中学生曹某,在1月7日离开学校后失踪,朋友反映有自杀倾向。但事发时曹某处于监控盲区,在河边提取到曹某的衣服和口罩。当地相关部门、专业救援团队、专业打捞公司以及家属和学校工作人员,对事发地上下游及周边区城进行找寻,但没有进一步的进展。
这样的新闻和节点,不免让网友和胡鑫宇事件产生关联,一样的身份,一样的有心理问题,一样在事发时处于监控盲区。太多的巧合加上已经失联20多天,不由让人心头一紧。
事实上,这样因为失踪后案情没有进展而对社会通报的案情只是冰山一角,因学习压力、校园霸凌、感情问题等造成学生心理失常,从而产生严重后果的事件层出不穷。作为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最容易因情绪波动导致悲剧的发生,应该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青春期阶段正是学习压力最大的时候,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都存在很大的升学压力。尤其是在对教育越来越重视的今天,学习成绩更是被许多家庭当做衡量一个孩子前途的唯一标准。
在这样的压力下,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绪很容易被家庭和学校忽视,加上社会不良信息的影响,缺乏自控能力,又没有自我调整意识的学生,成了心理问题高发群体。
胡鑫宇事件的发布会上,教育部门的总结和呼吁,很容易被大众因急于了解真相而被忽略,然而唯有这一部分,才是这个事件唯一有价值的结果,也是胡鑫宇用生命带给社会的思考。
每个人都不希望四川的曹某同学发生意外,这样的年纪,一旦发生悲剧,对一个家庭来说,将是灭顶之灾,带来的伤痛永远无法弥合。
所以希望在曹某的案件中,类似胡鑫宇事件中那些纷乱的阴谋论不再发生,大家关注事件的本身,都应该放在引起社会关注,从而为案件进展提供更多的线索上。
更希望发布会上,教育部门的负责人说的“
全面建立一生一策成长档案,建立学校、年级、班级、家庭四级预警网络,提升班主任、任课老师、家长对心理障碍的识别能力,做到情况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
”能早日落地,而不仅仅是应景的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