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湿地总面积2799.56万亩,黄河三角洲湿地鸟类达374种

新黄河 2025-04-15 13:56:15

新黄河记者:李焜染

“什么是湿地?湿地对我们的生活环境有哪些影响?”“在湿地中,生活着哪些动植物?”“山东的湿地面积有多少?”2025年4月14日—20日,是山东省湿地保护周。据悉,山东区位优势独特,地跨黄河、淮河、海河、小清河和胶东五大水系,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形成了丰富独特的湿地资源。全省湿地总面积2799.56万亩,拥有黄河三角洲、南四湖、东平湖等独特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目前,黄河三角洲湿地已成为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黑嘴鸥全球第二大繁殖地、白鹤全球第二大越冬地,鸟类由187种增加到374种。

成立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湿地保护

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初步建立。目前,全省共有省级以上湿地公园200处,国家重要湿地2处、国际重要湿地2处、省级重点保护湿地53处,基本形成以湿地公园、重要湿地等为主体,一般湿地和湿地保护小区为补充的湿地分级分类保护体系。

湿地保护修复取得显著成效。“十四五”以来,山东对黄河三角洲、南四湖等重点区域和省级以上湿地公园开展湿地保护修复,全省累计修复湿地面积70余万亩。湿地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升。山东成立了山东省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全省湿地保护修复专家库,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技术研究和成果推广,开展湿地生态价值评价、湿地碳汇等专题研究,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湿地保护协调机制不断健全。依托林长制工作体系,推进建立湿地保护部门协调、部门履职与司法监督联动等机制,在省、市、县三级建立“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实现行政执法和司法联动,推动湿地保护修复与治理。

此外,山东还先后颁布实施了《山东省湿地保护办法》《山东省黄河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湿地保护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山东省地方级自然公园管理办法(试行)》等规范性文件。

去年7月25日,山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山东省湿地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去年12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作为山东省湿地保护领域统领性的地方性法规,对系统开展湿地保护修复、推进美丽山东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对维护生态功能、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每年四月第三周是“全省湿地保护宣传周”

每年四月第三周为山东省湿地保护宣传周,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对此,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董瑞忠表示,确定湿地保护宣传周有助于普及湿地保护知识;通过湿地保护宣传能够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湿地保护;利用湿地保护宣传周能够促进湿地的创新与发展。

“在《条例》中明确设置湿地保护宣传周,是推进湿地保护深入人心,构建安全、健康、和谐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和湿地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增强全民湿地保护意识、加强社会各方合作推动技术创新、营造全社会关心湿地、爱护湿地、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董瑞忠说。

此外,山东将把“全省湿地保护宣传周”作为湿地保护重要宣传节点,进一步创新湿地宣传模式,着力提升湿地保护宣传效果。加强湿地公园科普宣教设施建设,依托省级以上湿地公园,逐步建立“硬件+软件”相结合的湿地科普宣教体系,让湿地公园真正成为公众了解湿地、关注湿地的主阵地。加强湿地文化建设。将湿地保护与梳理挖掘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文化内涵结合起来,大力发扬湿地文化,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湿地文化品牌。大力开展湿地宣传教育。依托“湿地学校”“湿地课堂”等载体,组织开展“湿地科普进校园”“自然教育面对面”等活动,让湿地科普知识真正走进校园、走进家庭、走进大众,让公众了解湿地,亲近自然,让湿地保护的生态理念深入人心。

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全面提升湿地生态价值

据悉,山东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和独特的湿地景观,生态旅游和合理利用开发潜力比较大。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在加强保护的同时,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全面提升湿地生态价值。” 董瑞忠表示,依托重要湿地、湿地公园等湿地保护主阵地,开展诸如黄河口国际观鸟季、微山湖湿地红荷节等系列主题活动,让市民和游客可以走进湿地观鸟、赏鸟,感受湿地特有的景观文化和大自然的魅力。黄河口湿地因为鸟类众多被称作“鸟类的国际机场”。秋冬候鸟迁徙的高峰期,黄河口湿地也会迎来每年的最佳观鸟季,数百万只候鸟陆续来到这里停留越冬、栖息繁殖。同时湿地因为碱蓬变红而呈现“红地毯”的独特景观,也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和市民游客走进湿地驻足观赏。

积极探索湿地资源的资源化利用模式,针对湿地中分布的芦苇、蒲草等丰富水生植物资源,加强资源化利用研究,在湿地生态农业、湿地产品加工等方面,努力形成一系列湿地生态价值实现的先进产业,推动全省湿地健康、稳定、有序发展。

充分发挥湿地的自然教育功能,打造“湿地+自然教育”新模式。立足本地湿地资源禀赋开发丰富有趣的科普内容,鼓励多方合力、全民共享,开展形式多样的湿地自然教育,让自然教育理念在湿地落地生根,迸发蓬勃活力。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