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我逃离老家,心里堵得慌。往年热闹的村子,今年冷清得吓人,这年味儿咋跑哪儿去了?
想当年,腊月里村里可热闹了,杀猪宰羊,满村子香喷喷的。孩子们放鞭炮,噼里啪啦,大人们贴春联、挂灯笼,红红火火的,那叫一个喜庆! 今年呢?街上冷冷清清,广场上就几个晒太阳的老人。我妈说,随便弄点吃的得了,谁还稀罕那些“土东西”?包饺子的传统,也丢了,说是超市买的方便。哎,我妈都变了,我小时候记忆里的那个勤快能干的老妈哪去了?连大年三十的团圆饭,都少了好多人,大伯一家去三亚过年了,说是跟人攀比。你瞧瞧,这年味,是怎么一步步变淡的?老一辈的传统,渐渐被时代冲淡了;曾经的邻里情分,也变得越来越薄弱,甚至连亲情都掺杂了攀比的心思。 这场景,真让人心里发酸。就连村口的老槐树下,以前放鞭炮的地方,如今也空无一人,只剩下岁月的痕迹。我爸说,时代变了,咱也得跟上。可这跟上,难道就是丢掉传统的年味儿吗?
可我真没想到,城里的年味,竟然更浓!朋友小张邀请我去他家过年,那场面,热闹得不行!满桌子的好菜,小张父母热情得跟什么似的,感觉像回到了小时候。那种温暖,那种家的感觉,一下子就涌上心头。我突然明白,年味儿不在乎地点,而在乎人,在乎和谁一起过。 更让我意外的是,社区里竟然也组织了各种年味活动,剪纸、写春联、包饺子,大家其乐融融,热热闹闹的。那一刻,我真后悔,以前怎么没想到在城里也能找到年味儿呢?
说来也巧,我琢磨着,干脆明年把爸妈接到城里过年,和朋友们一起过,热热闹闹地,传承传承咱农村的传统。这主意一提,爸妈居然也同意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年味儿,其实一直都在,只是被我们忽略了,被时代裹挟了。重要的不是在哪里过年,而是和谁一起过,是和家人一起,守护那些美好的回忆和传统。
今年春节,我带着爸妈在城里过,一起包饺子,贴春联,甚至还放了烟花!爸妈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那种幸福,那种满足,比在村里过年还要开心。这让我明白,年味儿,其实一直都在我们的心里,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用心去感受,去传承。
我开始思考,怎么让明年的春节更有意义。我想把农村的传统带到城里,让那些逝去的年味儿重新焕发生机。我想,明年的春节,一定会更特别!
现在,我明白了,年味儿,其实一直都在,只是它换了个地方。它藏在家人团聚的欢声笑语里,藏在传统习俗的传承延续中,藏在我们心里对家的温暖记忆里。只要我们用心去寻找,去守护,年味儿,就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