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对连花清瘟的需求过旺,部分一线城市暂时缺货,买家买不到连花清瘟,逐渐把目光放到一些偏远城市。
在某社交平台上,就有人分享了自己购买药物的方法。因为大城市人多,需求多,所以暂时买不到很正常,即便补货自己也未必能及时买上。
所以,他们会把买药的定位设置在一些小县城,最好是比较远比较偏僻的,这样大概率药房还有药。
当快递小哥从药房把药买到以后,就可以通过快递的形式邮寄给你。这种方法一度在网络上盛行,有人纷纷效仿。
可是随着这一办法的流行,有人声讨说这是丧尽天良的事。你把药都买了,让小县城那些人怎么办?
事实上,大部分小县城多的是老人和孩子,留守儿童更是许多,这一部分群体他们接收信息的时间没大城市人那么快,等到他们知道要准备药物时,可能都已经是好久以后。
而如果你再从他们那有限的资源里再抢购走,那么,等他们生病了,他们又该怎么办呢?
医疗资源本身是倾斜向更大城市的,小城市也有医院,只是不论是从医生资质还是设备先进方面,大城市总有着更多的优越性,这或许也是人们喜欢往城市跑的原因。
从小县城去购买一些连花清瘟、止咳止痛的基础药物,真的是聪明人的选择吗?
我想起古人对于聪明人的一个讨论,即聪明却德行不行的人,和有德行却不太聪明的人,到底哪一个好?
或许用德行两个字太过严重,但往深了讲,去小县城抢购这些基础药物,真的未必那么磊落!
有反对的声音就有支持的声音。有一个网友的评论实在太过奇葩,在他看来,人家有钱想买怎么了。本来就是买卖自由。
“花钱买药也不犯法”,这一个观点看似没有问题,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买药,而在于太多人一下子涌入小县城购买,这就会挤兑小县城本就有限的药物资源。
当然药店是可以调货的,但你也知道,小县城的交通跟大城市的交通速度不一样。
拿网购来说,江浙沪快递基本可以保证隔天到,所以哪怕你当时没有买到药,第二天再去药店看一看,说不定就有货了呢?为何非要到那些山远水远的小县城去抢购?
从小县城买药看似是聪明人的选择,但有点过于聪明了,反而让人觉得难以接受。我不明白那些站在买卖自由立场的人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眼下来看,这只是一个买药的问题,但若咱们继续深入,如果交易自由就可以意味着去抢购他人的资源,那么为何有钱人不能一下子买入大米,然后再高价卖给穷人呢?
除了自由,还有人性,还有道义,还有每一个人的生存权利。
这些,才是让世界更美好的本事。自由是要有枷锁的,因为人性是一头雄狮,它可以带你驰骋草原,也会让你受伤,抢购药物,不过是尔虞我诈堕落到动物世界头破血流式的厮杀。
动物不知谦让,因为在他们面前生存最重,但是人在礼法之下,才演绎了那千年繁华,才有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煌煌。
真的不要再高举这样卑劣的手段了,你买到的只是药,你失去的却是品格,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