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有太多朋友在囤药了,买到的兴高采烈在社交平台晒上一晒,没买到的各自哀怨,两拨人又这么热热闹闹杠开了。
还有的甚至开始指责,认为某些人把止疼药囤完有那个必要吗?这让生理痛的女孩子怎么办?没有止疼药她们就得白白熬着?
我想,矛盾不是一下子激化的。当有人早早做了准备,并且用行动感染身边的朋友,一定会有下一波也去囤货的人。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你说搞笑呢也确实搞笑,不过在搞笑的背后,依然是不可错过的心酸。
这个朋友本来没想囤药,因为觉得阳了大不了好好休息,可是周围实在太多人在囤,也催促他囤,于是他满打满算列了清单准备去药店好好采购。
结果却打脸了!
当他拿着一张满满的清单去药店时,人家小护士直接用轻蔑的语气说,你要的几天前就卖完了。
而货架空空的那一行一列,完全是她需要的东西。
朋友相当于跑了个空。什么时候药店的药物销路也这么好了?
我想,这离不开人们的恐慌心理,或者说是被塑造出来的恐慌心理。
还记得2022年开年的时候,我印象特别深刻,是因为杭州那时候状况有些不寻常,所以我也及时囤了好多米面粮油,除此以外,还吸取了其他城市小伙伴的教训,我又准备了一些零食和瓜子。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就什么都不怕了,相反还总是在关心什么时候日子来临,可结果却是与我的预料相反,并没有封控的消息,也没有负面的消息,一切都在积极向上的行动着,一切都朗朗的风和日丽。
后来,我那大米长了虫,我的零食过了期,瓜子受了潮。
心理上的安慰有吗?的确有了,可是这些安慰却也是实打实的消耗,对金钱的消耗。
那么多东西,买的时候选了老半天,买来之后我还搬到楼上,一个一个往家里囤,当时还觉得自己多么明智,可后来才发现自己根本就是愚钝。
东西过期了就扔掉,但教训有了还不长记性,这就真的没救了。
所以,大半年过去,当人们再次兴起囤药潮的时候,我一颗药都没有囤。
不是我对自己太过自信,而是我相信事情的规律。
年初囤菜,年尾囤药,想来也是有一点好笑,只是你的钱袋子还好吗?瘪了没啊?别忘记还有30多天就要过年了!这一年你还会回家吗?给家族小辈长辈准备好红包礼物了吗?
这些都是需要金钱实打实的支出,在平常的年份里只能算作人情往来,可在2022这一年,一切都有点不同了。
因为在这一年,有很多人可能没有及时工作,也没有好好晋升,而究其原因,其实并不都在自身。
疫情终将会过去的,囤的东西过期了,也是要靠自己去处理的。或许对很多人来说,囤药让人安心,只不过一切的情感慰藉,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适当地囤一些做准备本来无可厚非,奇葩的是那些把囤药当乐趣的,这真的是没有想过其他想要囤的人,或许也是因为很多人没有经历过,所以才觉得如此可怕吧。
我想,不出几个月,当越来越多的人们感受过,也许那害怕的情绪就不会弥漫了。希望那时候的价格,也能恢复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