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陷入多元困境,30条“大鱼”被灭,俄乌和谈停火实现希望越发渺茫,欧洲士兵贪生怕死,尤其是法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近期有消息称,俄罗斯情报部门获悉,乌克兰军官和北约的十余名军官在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首府第聂伯罗市巴托洛梅奥酒店开展聚餐,于是精心策划了一场打击行动,最终成功用导弹击穿餐厅顶部,导致现场30余人全部死亡。30条“大鱼”被全歼,这对于北约和乌克兰而言,无疑都是一笔相当惨烈的损失。不过对这一消息,目前还没找到可信消息源,现阶段只能说可信度存疑,但此外,还有一条已经得到俄罗斯国防部证实的消息,俄军对乌克兰安全局和情报总局特种部队临时部署点发动了导弹袭击,造成乌军及外国雇佣兵约170人死亡。这也可以佐证,在俄乌还未停火的当下,无论是乌克兰,还是来自外部的大量雇佣兵,损失都非常惨重。

但是,面对这样的损失,西方尤其是欧洲,还有乌克兰,有可能会非常“高兴”。可能大家会奇怪,伤亡这么惨重,它们有什么好“高兴”的?那是因为当下越是打的激烈,越是表明俄乌停火难以达成。更重要的是,现在伤亡惨重的,是乌克兰一方,这就意味着当下狂飙突进的是俄军。因此最积极致力于推动俄乌停火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怪也只能怪俄罗斯总统普京。
3月底,特朗普已经威胁过普京,表示自己对普京非常生气,并称自己或将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实施“二级制裁”。还有在3月9号,已经有美媒记者当着特朗普的面表示,普京一边说愿意接受停火和谈,一边还在战场上进攻,就是不尊重特朗普。当时特朗普还没有公开表达对普京的不满,美媒记者的话无疑令他极为不满,以至于特朗普当场指责该媒体。但特朗普嘴上不承认,不代表他没注意到,所以在3月底,眼看着俄乌停火迟迟未能达成的特朗普才会忍无可忍,威胁俄罗斯。正因如此,当下特朗普就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继续推动俄乌停火和谈,但因俄军依然保持攻势,所以只能对俄施压;第二,放弃推动停火和谈,支持乌克兰对俄作战,完全撒手不管现阶段他应该是做不到的。无论哪一条选项,都是欧洲和乌克兰希望看到的。

当然,话虽如此,局势对欧洲和乌克兰也并不乐观,因为普京敢顶着特朗普的怒火,继续加强攻势,一个根本原因在于战场优势在俄罗斯这边,除非特朗普能拿出决定性的方案,彻底令俄罗斯失去进攻的能力,否则这场俄乌冲突,无论是和谈停火还是打到底,最大的输家始终是乌克兰,其次是欧洲。基于这样的现实,欧洲当下其实也有些坐不住了。
当下欧洲头痛的根源,在于3月下旬于巴黎召开的峰会,原本这场峰会讨论的重点,是建立一个“志愿者联盟”,加入国将派兵进入乌克兰“维和”。本来截至峰会召开前夕,组建“志愿者联盟”的呼吁已经得到了很多国家的响应,不仅仅是欧洲,加拿大、土耳其以及澳大利亚等国都表达了出兵意向,可是等到峰会召开之际,据了解却没有任何欧洲国家公开承诺向乌克兰派遣军队。大家觉得这是为什么呢?希腊提出的三个条件就足以解释,据了解,希腊虽然同意向乌克兰派遣部队,但也提出三个条件:达成停火协议,不得在俄罗斯领土上部署,再次爆发敌对行动时必须有明确的撤离计划。第一条和第二条都比较好满足,唯独第三条问题很大,因为欧洲派兵进入乌克兰,就是要对俄罗斯构成足够的震慑,这才能起到“维和”的效果,结果部队还没派,就开始讨论撤离,试问这支部队还能怎么“维和”?

但是这能怪希腊吗?其实也不能怪,乌克兰的下场在那里摆着,而且俄罗斯有高超音速导弹,还有核武器,谁也不想沦为第二个乌克兰。大家说对不对?此外怯战情绪也不仅仅存在于希腊身上,很多欧洲国家都有类似情绪,比如法国。在组建“志愿者联盟”一事上,法国总统马克龙是最积极推动的欧洲政客之一,他也不止一次曾威胁要出兵乌克兰。可是据有关消息,对于马克龙的意图,法军士兵却在抗命,普遍拒绝前往乌克兰。对此据法国记者透露,法国士兵拒绝前往乌克兰作战一事令马克龙感到意外。但真的意外吗?其实不存在这回事,打仗是会死人的,更不用提面对的还是俄罗斯这样的顶级强国,乌军死了多少,法国上下难道没人知道?不可能。看到这些,他们还敢上战场吗?更重要的是,近期马克龙政府也遭到不小的争议,日前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领导人勒庞因涉嫌挪用欧洲议会资金被禁止参加公职竞选5年!

从去年欧洲议会选举开始,法国极右翼影响力大幅提高,勒庞本人也有意冲击2027年大选,结果在这个时候,勒庞却被定罪并禁止参加公职竞选,此事无疑很容易被联想到政治迫害方面去,试问这样一来,马克龙怎能不受争议?更有意思的是,勒庞本人对俄罗斯印象还不错,算是法国一个“亲俄派”,这就使得勒庞被定罪更容易令人联想到马克龙在刻意助长法国对俄罗斯的敌意,法国士兵不愿意为他卖命,也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