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最难洞察的是人心。古人有云:“真小人易防,伪君子难测。”总有一些伪善的人,他们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当你面向阳光时,他们对你阿谀奉承,假装讨好你;而当你身处低谷时,他们面目可憎,不停打击你。这样的人,表面上真心对你,实则是虚情假意。一个越是虚伪的人,在这些细微之处表现得越明显。当我们遇到这样的人时,或许不必过于深入交往,保持适当距离才是明智之举。
鬼谷子说:“其貌曲媚,其言谀巧,饰其见物者,不可深交。”意思是,一个人总是谄媚他人,阿谀奉承,无底线讨好他人之人,是不能深交的。虚伪的人,善于阿谀奉承,为达目的,总是不择手段。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十句话里九句假。若是有求于你,会极尽奉承,刻意讨好你,投你所好。
善于阿谀奉承之人,大都嫌贫爱富,趋利性强。你发达了,会抛下面子接近你,希望能藉你东风;你落魄了,恨不得立马和你断了关系,翻脸比翻书还快。善于阿谀奉承之人不在乎面子,只看实际利益;做人做事没有原则,一切以利益为导向。看谁有钱,看谁有权,看谁有势,就削尖脑袋往那个圈子钻,溜须拍马更是手到擒来。如遇到,警惕三分,不要深交。
【常常背信弃义】有一种人,习惯夸海口,瞎承诺,不管做什么都靠嘴。说的天花乱坠,最爱吹嘘。可是当你真正有求于他的时候,常常溜之大吉,消失的人影看不见。等你度过难关,又会出现在你面前,装作才知道的样子,表达遗憾,没能帮上你的忙。
这种人虚伪至极,是光说不做的假把式,常违背诺言,不讲道义。遇到无法避开的事情,只会敷衍了事,出工不出力。和这样的人相处,最是糟心。他不但无助于你,还总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拖后腿。与这样的人共事,永远无法成功。
老话说,交人先交心。心里总揣着小九九的人,不重诚信,不守诺言,不讲道义,是不值得你深交的。
虚伪的人,最擅长的就是见风使舵。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擅长见风使舵的人就是暗箭。这种墙头草,没有原则,坏在心里,不暴露的时候人畜无害,一旦暴露,会让你的处境雪上加霜。
不会因为你对他帮助而感恩戴德,也不会在你落难时伸出援手。韩癒曾用一段话描述见风使舵的人,即:“一旦临小利害,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但不得不说,见风使舵的人往往混得很好,溜须拍马只是常规操作。这类人总是随波逐流,左右逢源,悄悄捞好处。
见风使舵的人很会趋利避害,人情冷漠。遇到了,不必深交,否则说不定什么时候把你卖了。
【为人两面三刀】季羡林曾说:“我交了一辈子朋友,喜欢这样的人:质朴、平易;硬骨头,心肠软;怀真情,讲真话;不阿谀奉承,不背后议论;不人前一面,人后一面。”虚伪的人,往往为人两面三刀。这种人有两个面孔,一副笑面虎,一张阴险脸。表面有多热情,背后就有多狠心。
若无利益纠葛,大家相安无事。一旦你触及他的核心利益,软刀子、硬刀子、阴险刀子齐上阵,会让你苦不堪言。人际交往中,不怕表面不和的人,这种明面上的矛盾往往很好解决。最害怕的是表里不一、笑里藏刀的人。都说咬人的狗不叫,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然要置你于死地。这种两面三刀的人,狠起来才叫可怕,会打你一个措手不及,让你防不胜防。
也许,这种人藏得很深,遇到了也未必能发现。但再好的演技,也有漏洞。一旦发现,请及时止损。
【做事投机取巧】看过一个漫画:很多人背负十字架努力前行,其中一人艰难行进,突然驻足,然后将背负的十字架截去一大半,轻装上阵,很快就超越了许多人。可是快到终点了,却被一道天堑拦住去路。其他人将背负的十字架放下,从上顺利通过。而他只能自怨自艾。
有人先苦后甜,有人先甜后苦。投机取巧固然快人一步,但可能会让未来埋下祸患。投机取巧者,必然急功近利。有网友调侃:世上本没有捷径,走的人多了,便有了捷径。虚伪的人,为了方便自己,为了谋私利,常常投机取巧,不顾他人利益,不管社会道德。
擅于投机取巧的人,全是小聪明,玩些小手段。这种人心眼多,心却不大。与之交往,不可不防,取巧到你身上,可就不好了。
有些人,关键时刻一言不发,等到事后,再补上一句风凉话,藉此展现自己的聪明。殊不知,这样的行为最是虚伪。
网友@小莫的一位前同事,在大家共同商讨设计方案时,几乎没有提出过任何建设性的意见。但当结果一出来,他就会对之前设计的方案评头论足一番。倘若设计方案通过了,他就会夸夸其谈地说:“你看,我就说这个方案一定能通过的,省时,又方便,听我的没错吧。”但如果没有通过,他会皱着眉头,指着方案说:“我早就知道这个方案是不会通过的,跟你们说还不听。”久而久之,大家都不愿意与他共事了。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总爱事后诸葛亮的人并不少见。项目进程良好,某些人会跟着一起邀功;但项目出现问题,这些人会马上说些撇干净自己的风凉话。到了公司部门聚餐的地方,发现店里生意火爆,需要排队,于是就有人抱怨说:“早知道如此,就应该早点预订。”当要列印一份紧急文件时,才发现印表机坏了,你心急如焚,但同事走过来却说:“你看,我早就料到这老打印机肯定出问题。”
他们不是真关心,而是看热闹;不是给建议,而是说风凉话。没有实质帮助的事后诸葛亮,只会给人留下虚假的印象。余生,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真诚,才是唯一的交友捷径。
【背地使绊子,爱耍小聪明】在电视剧《我的城池营垒》中,许研珊和米佧两人是医学院的好朋友。她两人进入同一家医院,分科室时,又把两人都分到了重点科室。米佧对此很高兴,但许研珊不开心,因为她认为自己各方面都突出,应该是唯一被重点培养的人。
有一次,医院电梯出现了故障,困在电梯里的病人生命垂危,需要立即手术。但许研珊因为害怕承担责任,不敢主刀,米佧却临危不惧,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挽救回病人的生命。这让邵主任看到了米佧的潜力。之后,邵主任经常邀请米佧参加他的私人病情研讨会。这虽然是一个小型会议,但能从中学到很多的东西。许研珊也想加入这场会议,但邵主任却认为她不是真心想学,拒绝了她的请求。
邵主任的“区别对待”让她对米佧产生了危机感。从那时候开始,她对米佧的不友善与日俱增。老师采纳了米佧的建议,许研珊心里就嫉妒;老师在科室中表扬米佧,她回去就生闷气;老师要许研珊分些病人给米佧,她就把一些难缠的病人交给米佧。
有次科室要评优,许研珊本来对自己的论文很有信心,但无意间听到同事在夸米佧的论文写得很好,很有希望被选上。她便开始担心自己竞争不过米佧,竟然趁着办公室没人时,偷偷删除了米佧的资料,导致米佧只能东拼西凑才完成了论文。结果是,许研珊得偿所愿获得了医院的评优。
然而,事情东窗事发,可许研姗在面对米佧的质问时,依旧隐瞒,还控诉米佧得到的好处比自己多。最终,两人形同陌路。而许研姗也因为承受不住旁人的流言,辞了职,大好的前程就因为一时的嫉妒之心,全数尽毁。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遇见比自己强的人,他们嘴上表现得毫不在意,内心的嫉妒之心却在疯狂滋长。用一些看似小聪明的手段来扳倒别人。倘若遇见这样的人,尽早远离,方为上策。
古人云:“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人生在世,难免会遇见各种事情。有担当的人,能够鞠躬自省,勇敢承担;而懦弱的人,不敢承认错误,遇事推责。
朋友小芸,在直播产业,她的业绩不好,便常抱怨大环境不景气。但其实,是因为她遇到事情就喜欢推卸责任。直播的时候,她介绍产品忘词,就找藉口说是厂商产品介绍太迟了,所以自己还没来得及看;链接上错了,她就说是助手的疏忽,把责任都推在助手身上。但事实是她忘记检查,产品价格报错了,她又说房间灯光太暗,影响视线,其实是她根本没有提前了解好讯息。久而久之,网友们觉得她的直播内容不靠谱,订单量也少了很多。有句话说得很好:在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聪明的人,缺的是靠谱的人。人这一生,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人,聪明的人,或许能够让人喜欢,但靠谱的人,更令人尊重和信任。遇事总爱推卸责任的人,往往会给人一种不靠谱的感觉,让人远离他。在生活中,与其遇事推责,不如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孔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善于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人,往往进步得更快,也更能得到别人的支持与信赖。遇到了,请一定深交。
有毒的人,榨乾你的精力前阵子,“世界在世最长寿老人”玛丽亚·布兰亚斯·莫雷拉在西班牙一家养老院去世,享年117岁168天。此前在接受媒体採访时,她曾提到自己的养生秘诀。在她看来,远离“有毒”的人,防止被他们传染负面情绪,是长寿的最大秘诀所在。很多时候,我们感觉精疲力竭,往往是因为被身边人无端消耗了心力。从现在起,用离开的方式善待自己。
日剧《贤者之爱》中,女主角真由子和百合是邻居,也是朋友。百合与真由子第一次见面,就开口向真由子讨要漂亮的项链。出于礼貌,真由子同意了,但她没想到,这只是好友对她无度索取的开端。那些年,真由子但凡有点什么东西,百合都会想尽办法讨要。百合只要一有事,必定会央求真由子帮她想办法。书香门第出生的真由子,教养好,性子软,对明目张胆的索取与掠夺始终无法开口拒绝。她竭尽全力帮百合解决问题,隐忍著将自己的心爱之物一件件送给她。最后,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原本轻鬆明媚的她,变得消极低沉,患上了抑鬱症。百合就是典型的“索取型人格”:具备这种人格的人,恨不得你时时刻刻围著他转,随时随地满足他的任何需求。这种人极端自私,从不为旁人考虑,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你越迁就,他要求越多;你越忍耐,他越是欺压。对他们予取予求,是一场灾难。
作家马克吐温有一位朋友哈特,刚开始交往时马克·吐温对他非常照顾。哈特身上没钱,马克吐温多次接济他;哈特没地方去,马克·吐温主动为他提供住处;哈特没地方创作,马克·吐温允许他与自己共用一间书房。然而哈特不仅不感激,还理直气壮地要求更多,就连创作的纸笔都让马克·吐温为他提供。一旦有点要求没被满足,他就在背地裡吐槽马克吐温抠门。最后马克吐温实在无法忍受,与哈特断绝了往来。作家胡辛束说,爱索取的人,只会将你当做工具利用,直到消耗你的全部价值。就算你曾经救他们于水火之中,一旦不如他们所愿,他们便会反过来指责你,怨恨你。他们就像吸血毒虫,不仅会吸食你的时间、精力,更会蛀蚀你的生活。面对索取无度、不知感恩的人,趁早远离,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有毒的人,扰乱你的磁场作家林清玄说,早年他当记者的时候,常接触一些消极悲观的人,这些人总向他抱怨生活中的各种困扰和不幸。开始的时候,林清玄还抱著同情的心态,试图帮助这些人走出困境。然而随著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自己也开始受到这些负能量的影响。正如心理学家罗纳德波德尔所说:人是环境动物,易受磁场影响。当外界的负面情绪瀰漫开来,我们会迅速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心情。这种磁场的传染,有时候比病毒的传播更快更可怕。
博主兰秋分享过自己的经历。两年前,她在一次疗癒课程中认识了一位离异女士,两人爱好相近,还曾就读于同一所大学,因此交往就比旁人多了些。她本以为自己找到了灵魂知己,结果,这位女士只要和她聊天,开口闭口都是各种担心和抱怨。她说自己不喜欢目前的工作,又担心被裁员,又频繁吐糟自己前夫人品不好,自己因此气出了乳房结节等等……一开始,兰秋会耐心宽慰她,劝她凡事往好处想。可渐渐地,她也开始变得疑神疑鬼,觉得生活处处不顺心,有段时间甚至频繁失眠。后来有次,她和丈夫爆发了一次激烈的争吵,她这才意识到那位女士对自己的负面影响。她果断拉黑了那位女士,自那以后,她整个世界都清净了。
想必你身边也有这种人,他们爱抱怨,很颓废,总是心灰意懒,消极悲观。与之接触,我们也不免受其影响,丧失好好生活的热情。到最后,我们为别人的情绪买了单,给自己的生活添了堵。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十个名医也不足以治癒一个哭泣的人带给你的伤害。生活中,每个人的糟糕情绪,都会像流行病毒一样肆意传播。不断修炼情绪免疫力,从源头杜绝有毒情绪的污染,你才能还生活一片净土。
美国有一位知名心理医生,叫做朱迪丝‧欧洛芙。她在接诊过无数病人后,提出了一个观点:很多人之所以过得不快乐,并非自己的原因,而是因为身边有太多的“能量吸血鬼”。什么是“能量吸血鬼”呢?就是那些明里暗裡打压你、贬低你,吸走你精气神,让你情绪失控的人。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再美好的生活也会变得黯淡无光。
前阵子,那位“56岁自驾游”的阿姨苏敏,在新书中讲述了她早年的生活经历。曾经在家裡,她不敢多说话,因为丈夫最大的乐趣就是打压她。她亲吻外孙的脸颊,老公便立即讽刺她的口水有毒。她去参加同学聚会,丈夫会突然出现,当著同学的面说她精神有问题。苏敏被折腾得精疲力尽,以至于患上了忧鬱症,需要长期服药。经历了长达三十多年的精神折磨后,苏敏决意离婚。离婚过程并不容易,她几乎是“倾家荡产”才换回了自由身。但离开丈夫后,她的神经不再紧绷,她不再是丈夫口中那个一无是处的村妇。她自驾旅游,当博主,拍短影片,将生活过得丰盛而热烈。就这样,出发还没一个月,她就停掉了忧鬱症的药。
心理学家早就通过大脑扫描仪实验发现:负面词句如“你好笨”“你真差劲”,会刺激大脑释放大量皮质醇,这种荷尔蒙面临压力时分泌,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忧鬱等问题。习惯打压你的人,就像是慢性毒药,正以不经意的方式悄悄摧毁你。真正的爱自己,是不委屈自己,是及时脱离不健康的关系,勇敢活出自己。把那些张口闭口都在贬低你的人请出自己的生活,头顶的阴霾会随之散去,你的人生才能重新放晴。
查理·芒格曾在一次演讲中说:远离有毒的人,越快越好,不惜一切代价。当你遇到那些让你感觉心累、情绪低落的人,第一时间不要想著拯救,而是赶紧远离,去靠近能让你愉悦的人,去建立让你舒适的关系。当我们身处一段积极愉悦的关系中,自然有能量向未来奔赴。远离那些“有毒”的人,靠近能给予你正能量的人,才是对自己最好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