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主流芯片组的主板型号最多,型号多了就形成了高、中、入门不同的级别,而定位高端的主流芯片组主板就非常接近更高一级芯片组的主板。这次和大家分享的微星MPG B850 EDGE TI WIFI(刀锋钛)就是这样一款主板!
开箱▼包装正面采用了饱和度很高的设计风格,有主板渲染图,型号等信息。
▼主板为标准的ATX板型,采用了钛色涂装的8层PCB和银白色金属散热片组合。因为金属散热片覆盖面积非常大,所以主板也非常的沉。
▼虽然只是B850主板,但包装内的配件很丰富。包括Wi-Fi 7天线和底座、SATA数据线、RGB延长线、备用M.2安装螺丝、内六角拆装锁匙、前置面板IO延长线、EZConn转换线、以及一些说明文件和贴纸等等。
▼CPU的辅助供电插座采用双8Pin设计。
▼左供电部分配备了超大的散热器,上面有微星龙徽LOGO,这个图形是有ARGB效果的,也是整个主板唯一有光效的地方。
▼配置了四条DDR5内存插槽,采用双边卡扣设计,最大支持容量为256GB。在内存频率方面,最高达到8400MT/s(单条),此外BIOS中有多种内存优化和超频工具。
▼24pin供电接口上方提供了EZ DEBUG灯和双位诊断码数显屏,进入系统后这个诊断码数显屏还能实时显示CPU的温度;24pin供电接口下方有一个特别的EZ Conn接口,通过附件带的转接线,可以得到1个4Pin PWM风扇+1个5V ARGB+1个USB 2.0接口。
▼配备3个 PCIe x16 插槽,第一条直连CPU,支持PCIe 5.0 x 16。第二条仅支持PCIe 3.0 x1,第三条支持PCIe 4.0X4,后两条都是芯片组提供的。
▼显卡插槽使用金属包裹加固,并配备了配置了微星最新的显卡快速拆装技术:EZ PCIe Clip II,锁定卡扣采用金属材质,强度更高更加耐用。按下后会锁定开启/关闭,并不用一直按住来保持状态,这样的结构肯定不伤到显卡金手指。
▼第一个M.2散热片采用了免螺丝的快拆装设计,并且底部也配备散热片。其它的还需使用传统螺丝拆装。取下散热片之后,可以看到一共有4个M2 接口。上面两个直连CPU,支持PCIe 5.0 x 4;第三个M2接口只有PCIe 4.0 x 2的速度,而且使用后第三条PCIe槽速度也会减半。第四个则是全速的PCIe 4.0 x 4,下面两个M2接口由芯片组提供。
▼SSD也采用了快拆装设计。第一个接口使用了全新的金属弹簧结构,安装时顺势往下一按即可,拆卸时也是一按SSD就弹起来了;其它三个则是传统的快拆装设计,需要拨动黑色塑料片来锁定/解锁,因为这种结构上方才有螺丝孔,可以固定散热片。
▼主板底部除了常见的风扇、ARGB、RGB、USB2.0等接口外,还有一个8Pin PCIe辅助供电接口,加强 PCIe显卡插槽的供电。
▼前置USB与SATA接口都是转90度设计的,并藏在外甲之下,正面看更加美观。USB接口包括:1个USB 20Gbps Type-C接口(P13EQX2为再驱动器),2组USB 5Gbps Type-A接口。提供了4个SATA 6Gbps接口,但都是非原生的,由第三方的ASM1064芯片来提供支持。
▼IO接口方面,USB接口包括:2个10Gbps Type-A(红色)、3个10Gbps Type-C、1个5Gbps Type-A(蓝色),以及4个USB 2.0接口。视频接口只有1个HDMI 2.1;音频接口包括1个S/PDIF OUT 光纤和2 个3.5mm ;网络接口为一个5G网口,以及2个WIFI7天线的直插式连接柱。此外还有两个个物理按键,功能分别是不开机BIOS刷写(Flash BlOS Button)和清除BIOS(Flash BlOS Button)。
▼PCB背面也进行了涂装,也是与纯白色有一定色差的钛金属颜色。此外,上面也有一些芯片,贴片电容等。
▼拆下主板的各种散热片以及装甲!Mos和电感部分均有 7W/mk导热垫。
▼看下裸板的情况,整个PCB全部为钛色涂装,非常漂亮。
▼供电方面,电感以及对应的Dr MOS共17组。PWM控制器为芯源公司的MP2857,最多支持7+2相供电。而其中16相都搭配了型号为MP87670,单相输出80A电流的Dr.MOS。没有倍相芯片,根据PWM芯片应该是7相并联14相的核心供电+2相核显供电。另还有一相为MISC,负责核心与SOC以外的供电,采用立锜RT3672EE作为PWM主控,搭配丝印BR00的DrMOS,来自Alpha & Omega的DrMos,最高支持 55A 的电流。
▼网络方面,有线网卡为瑞昱RTL8126 5G网卡,可以组建高速的局域网环境(比如连接NAS);无线网卡为WIFI 7,支持蓝牙5.4,具体型号为高通QCNCM865,支持320MHz满血带宽,但现在只能够在Windows 11系统上才能使用。
▼声卡芯片是小螃蟹的ALC4080,搭配了5颗音频电容。
▼由于B850为单FCH芯片设计,扩展性能有限,很多接口是靠第三方芯片来实现的。比如后置4 个 USB 2.0 接口是靠 GL850提供的;前置的2 个 USB 5Gbps 接口则要靠 GL3523提供支持,都不是来自CPU或芯片组。
▼此外主板还给USB接口提供了很多再驱动器,用来保证信号的质量。HD3220给主板后部10Gbps的Type-C接口提供支持;GL9901VE给主板后部10Gbps的Type-A接口提供支持。
▼B850刀锋钛有很多通道共享和拆分的设计,所以主板上有非常多的PCle 切换和拆分芯片。
▼其它芯片包括:
WINBOND的W25Q256JWEN 是BIOS芯片,存储容量:256Mb (32M x 8)。
NUC1262Y为ARM的32 位 元单片机,用来控制ARGB灯效。
NCT6687D为主板监控芯片。
RTD2151为视频信号转换芯片,给HDMI 2.1视频输出接口提供支持。
之前评测过刀锋钛系列的X870E主板(见下面链接),对比下这两款主板的差异。
比白色颜值更高的钛色主板!MPG X870E EDGE TI WIFI体验分享
▼汇总成对比表格方便大家观看,两者的大部分配置其实是相同,包括供电,PCle槽,网络配置,声卡以及音频接口等等。
▼B850刀锋钛不如X870E刀锋钛的地方在:
B850相比X870E少了半个M2接口
X870E供电的两块散热器有热管连接均衡热量,B850没有
X870E的4个sata接口是原生的;B850则是第三方芯片提供的
X870E有2个USB 4.0接口;B850没有
X870E的M2散热器全部是快拆结构,SSD的快拆全部采用金属弹簧结构,在安装拆解SSD的便利性上要好于B850的。
两款主板都有共享通道的设计:X870E的一个PCle 5.0 M2接口和U4共享通道;B850的半个PCle 4.0 M2接口和PCle 4.0 X4插槽共享通道。
至于B850刀锋钛的优势也很明显,就是比X870E刀锋钛便宜很多!
▼两块主板在外观上也是非常相似(上半部分基本完全一致),所以如果对U4接口不是刚需,也不介意有一个半速的M2接口,而且想要一张白色系主板的话,很明显MPG B850 EDGE TI WIFI是更有性价比的选择。
▼虽然这张MPG B850 EDGE TI WIFI在性能和扩展方面并没有输给高端型号的同系列主板太多。但也不能掩盖芯片组的缺点!B850芯片组相比上代B650在PCIe通道上没有升级,导致定位更高的主板在配置方面捉襟见肘!
▼B850芯片组只能提供8条PCIe 4.0和4条PCIe 3.0,不用说和隔壁的B860芯片组相比,如果不算CPU提供的通道,和B760芯片组比也没啥优势。但现在高端ATX主板都有4个M2接口,作为B850主板要跟进,除了CPU提供的2个PCIe 5.0,只能拿出芯片组全部的PCIe 4.0通道。而这张B850刀锋钛由于还保留了一个PCIe 4.0X4的插槽,只好共享通道,做了一个半速的M2接口,这样PCIe插槽也可以选择转接成半速的M2接口,无疑是一种更有弹性的策略。我对半速的M2接口并没有太大意见,但在零售渠道基本没有半速的SSD在售卖,这样就有些尴尬了。
▼这还带来了连锁反应:由于PCIe 4.0通道都去做了M2接口和PCIe插槽了,5G有线和WIFI 7无线只好去用PCIe 3.0通道,这样sata接口就不能全部由芯片组提供(B850刀锋钛全部使用了第三方)。分析这张主板的通道应用,真的替主板厂商感到心累,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虽然在CPU方面,AMD已经是胜了,但在主板芯片组方面,还是希望AMD能长点心,快点升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