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投资跨界TOPCon,赢得扬州梦碎名。继3月2日官宣扬州棒杰电池片产线停产后,跨界TOPCon电池、组件的棒杰股份有如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坏消息接踵而至。
综合自上市公司公告,目前棒杰股份先后出现了董事长陈剑嵩所持部分股份被冻结,过去12个月新增诉讼仲裁涉案金额约1.37亿元,公司及子公司59个银行账户被冻结,扬州棒杰等3家子公司股权被冻结,扬州棒杰部分设备被查封等多个不利情形。
时隔仅一个交易日,棒杰股份又发布一个利空消息,令人发展前景再度蒙尘。
3月13日,棒杰股份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苏州环秀湖逐光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环秀湖逐光”)的《关于要求棒杰股份履行回购义务的函》。

这份函的核心内容是,环秀湖逐光要求棒杰股份回购其持有的全部或部分棒杰新能源股权,且在接到该函的60日内支付全部回购价格。如果棒杰股份怠于履行回购义务,每迟延一日按照迟延支付金额的万分之三计算迟延付款违约金。
据悉,环秀湖逐光于2023年8月与棒杰股份、棒杰新能源签订《投资协议》,前者以现金方式出资3亿元取得棒杰新能源17.0068%的股权及相应权益,其中15,000万元计入棒杰新能源注册资本,15,000万元计入棒杰新能源资本公积。同时,双方还签订了投资补充协议,就环秀湖逐光退出、公司或有回购义务等条款作了进一步约定。

协议签订后,环秀湖逐光如约履行了投资协议,棒杰股份在2023年11月收到全部增资款共计3亿元,并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此次增资完成后,棒杰新能源注册资本由73,200万元增加至 88,200万元。
全国工商注册平台显示,上述战略增资入股已达成。棒杰股份出资6亿元,持有棒杰新能源68.02721%股份,为控股股东。环秀湖逐光认缴出资1.5亿元,持股17.0068%为第二大股东。
根据最新公告,环秀湖逐光发出要求棒杰股份回购的函,意思再清晰不过了,它是准备撤资,要求棒杰股份归还当时入股实缴出资额+按照约定年化利率计算的利息,截至3月12日连本带利为32,149.32 万元。
这个消息对2024年业绩预亏,扬州电池片产线停产的棒杰股份来说,不啻于雪上加霜,或会进一步加重其债务压力。

跨界TOPCon后的棒杰股份可以说流年不利,命运多舛,不仅没有赚到钱,公司的财务压力也越来越大。
棒杰股份在公告中表示,因受光伏行业阶段性供需错配、下游产品需求降低,产业链各环节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公司光伏业务经营情况不佳,经营业绩整体出现亏损。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14.51亿元,流动负债合计23.49亿元,短期债务压力较大,现金流紧张。
对于环秀湖逐光要求回购之事,手头紧张的棒杰股份也在公告中提到存在可能违约的风险,其原文表述如下:
公司可能存在无法按期履行本函所涉回购义务,存在有关合同违约被债权人起诉以及查封、扣押、冻结资产的风险,公司将积极协调各方沟通协商回购事宜,力争将该风险降到最低。
穿透股权后,环秀湖逐光的背景为地方国资,要求股权回购的动作表明,其与棒杰股份之间的合作或“散伙”了。作为持股平台,棒杰新能源持有江山棒杰50%左右股权,持有扬州棒杰99%股权。

此前,棒杰股份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3亿元至4.5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3.21亿元至4.71亿元,归母或扣非后将较上年同期增亏。
据悉,棒杰股份打算将这笔约3.2亿元回购义务以金融负债的形式核算,其2024年业绩预告的财务数据可能进行修正,预示其2024年的净亏损可能进一步扩大。(草根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