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看像是一座山,近看全是大苞米——这就是当下东北产区,特别是黑龙江基层粮点和农民玉米的“外貌”,这些玉米几乎都是“落地粮”,都是为了延长卖粮时间,以此用时间换利润。
但玉米上涨不可能永无止境,落价也不可能无边无际,这时候就需要一些“手段”来进行调整或调节,否则不论是企业还是下游都接不动。
如果您是一个有心之人,请自驾开车,不要坐动车或火车看看全国各地的景点(除热门景点),就会知道一二,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受黑龙江富裕县龙安桥粮库有限公司、富裕县泰汇粮食贸易有限公司委托,黑龙江粮食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将组织“黑龙江贸易粮(稻谷)定向邀标竞价销售交易会”,现就相关事项公告如下:
①2019年四等等稻谷1520吨。
②2015年三等稻谷800.71吨。
共计2320.71吨,该批次水稻仅用于饮料用粮或燃料乙醇加工。同时参加拍卖的主体为饲料用粮或燃料乙醇原料加工经营资格,不转卖倒卖,不得在其他企业代储、代加工,不得改变用途,不得加工成品粮食销售。

拍卖数量:2020年黑龙江省级储备玉米三等14049.424吨。
出库时效:30天。
拍卖价格:2080元。

通过以上两个信息,而且都是在黑龙江,个人有两种解读,不代表正确,供大家参考:
1,当前市场的情绪正在“热炕头”之上,借此机会进行拍卖,从而实现较高的成交率和成交价格,以此达到最大化目的。
2,以黑龙江深加工为涨价为标的,说明当前对于黑龙江玉米价格的认可,短期之内想要再继续大幅度的上涨可能要受限。
综上,短期内以“深加工”为出口的玉米想要再昂首扩胸的大踏步上涨——短暂告一段落,不排除还会有补涨的企业,但已经在衰减。
毕竟不论是上涨或下跌行情都不会一步走完,会有一个“惯性”。我们常说的大白话——跌价跌过头,涨价涨过头。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2025年3月14日,玉米期货开始的摇摆,东北港口的收购价格一改往日的豪横,开始落价调整。换言之,贸易粮开始左右摇摆。
从昨天基层来看,不同区域不同出口的贸易商,卖粮价格已经出现下跌10元现象,谁要说港口没有价格指导意义,都是美丽的扯。
但是很多贸易商非常看好玉米,主因就是今年东北港口的下海量为历史最高,说明市场对于玉米的需求量级最大,否则南方的猪都得饿死。

以“深加工”为出口的玉米行情呈现出——南弱北强的态势,而这样的态势很是正常,为什么?
大家忘记了吗?新季玉米上市之时,最先落价的就是南方区域,随后才是东北,涨价也是南方区域开始上涨,随后才是东北的上涨。
所以,当下南方区域深加工的落价,东北没有落价,并不会持续。如果不出预料,下周东北的深加工就会跟随落价,而不是继续上涨。

最最最后要一点:不论是南还是北的深加工,各种扣量、扣杂等标准用“惨绝人寰”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像东北的一些企业,扣完后的最多能扣掉60元左右。
所以,企业报出来的价格根本就不是一个相对“公平”或“真实”价格——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网络上太多人拿“涨价”来吸引眼球,今天涨,明天涨!涨个嘚儿!也就糊弄大众的无知而已,点到为止。

简明扼要:不能。为什么?
1)情绪支撑,玉米为什么反弹时间这么长,那就是前期玉米跌的时间也够长,所以反弹时间也一定相对应的较长。
同时,大部分的贸易商对于行情的预期度非常饱满,换言之,落价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蜻蜓点水,只要落得过多,就会停止卖粮。

2)周期支撑,玉米又到了新一个上涨的周期,这是基本,但有一点要明确,背后大手对于行情的调节能力越来越灵活和机动,不会再像前几年甚至前几十年那样滞后。
落价是为了流通,涨价是为了调节,涨落于平衡之间,所以想要玉米在一年之内把行情走完,只能三个字:不可能。给足了利润空间,还是要落袋为安。
综上,落价有落价的逻辑,涨价有涨价的逻辑,但背后的逻辑都是讲故事,讲给不同的人听,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才会有价格的波动。

今年贸易商会有很多次机会,利用自己的优势,把优势放大,短板进行克制!像泥鳅一样,随时做好自己的购销,从而谋取利润。
不要试图去拿最后一个铜板,我们不是神话,我们只能赚到自己认识内的钱,赔也是赔自己认的利润。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正确,不作为投资依据,全当胡诌!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看市场的思路而已,莫当真,当真您就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