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探1900》费洋古临死前说的“救中国”到底是不是写错词了?

正本聊电影 2025-02-02 02:50:12

岳云鹏饰演的费洋古从开始的搞笑到最后的民族大义,狠狠的赚了一把小陶的眼泪,尤其是那句“救中国”,振聋发聩。感动之余听见隔壁坐的大哥小声嘀咕,“那时候叫中国吗?不是大清吗,是不是写错词了?”那到底有没有写错词,今天咱们就来聊聊!

“忠心耿耿”的费洋古

说起来费洋古三人组非常有意思,他们都是大内高手,奉了老佛爷的命令去美利坚捉拿反贼郑仕良,想着攘外必先安内,拿了郑仕良,就可以让洋人死。憨厚的费洋古刚落地美利坚就被华人给骗了,说好的中国人不骗中国人呢?

憨傻是费洋古的第一个标签,紧接着他找到了唐人街,顺利“攀上”白轩龄,还美美的蹭了一顿大餐,饭还没吃饱就看到了郑仕良,他想发难却被白轩龄按了下来,知进退是费洋古的第二个标签,他以退为进,去找爱尔兰人合作,准备硬抢郑仕良。

一切计划都很顺利,费洋古抓到了郑仕良,还想逼问他枪的下落,就在这个时候,他听到了八国联军打进紫金城的消息,爱尔兰人在那洋洋得意的样子,还有口中污言秽语,都让费洋古这个钮钴禄子孙无法接受,他毫不犹豫拿起了飞刀,与外国人血拼。

以血肉之躯对抗洋人的长枪,尤其是他起身用飞刀与洋人贴身肉搏的几秒,洋人不可思议的看着他,嘴里骂着他脑子不正常,可费洋古得意的笑了。郑仕良要离开的时候,费洋古用尽最后的一口气扯住他裤腿,说出了那句“救中国”!

这三个字,掷地有声,似乎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被感动到,但有人说了,那时候是大清,他怎么会说出中国,这到底是不是台词搞错了?

中国一词由来已久

处在1900年的节点,此时的中国还处于清朝政府的控制中,又由于闭关锁国等一系列的错误决策,导致民众的思想非常封闭,国内的人都只知道大清,对中国这个称谓知之甚少,如果只是以国内人的视角来看,费洋古说的中国确实不对。

此时国际上,对中国的称呼为china,这个词是从秦的音译而来,但国际上的翻译其实就是中国的意思,只是没有落实到书面上,当时签订《辛丑条约》的时候,英文条款用的是china,中文写的仍旧是大清国。

这些似乎都从侧面证明费洋古死前喊的中国是错的,但这里还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中国这个词其实在这个时期已经在文人之间悄悄流行起来了。当时梁启超(维新派)在《时务报》上已经开始使用中国作为文化共同体的概念了。

文人们不再称大清,而是称中国,为了中华觉醒奋斗,为了中国的觉醒而奋斗。

费洋古说的没错

作为抓捕郑仕良的费洋古,肯定与这些文人打过很多次交道,对中国这个词也非常了解,所以,从他嘴里说出救中国三个字就不足为奇了,并且结合当时的语境来看,费洋古属于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明白要想救中国,只有郑仕良这些人可以了。

出于爱国,出于对郑仕良这些人的尊重和认同,他说出了自己不曾说过的词,中国。此时的费洋古不再是大清的大内高手,也不再是抓捕革命党人的爪牙,他是一名中国人,是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份子。

如果从这个视角来看,费洋古说的“救中国”完全没毛病,还就应该这么说才能表达他此时此刻的心情。攘外必先安内这个策略本身就是错的,安内必先攘外,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抵挡洋人的入侵,就像古人说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这都是建立在我们自己得家事上,可若外人来了,那分完可就难合了!

0 阅读:0

正本聊电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