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4年时,莫迪雄心勃勃的提出印度制造计划。为了吸引投资和技术,莫迪主动精简制度和繁琐的审批程序,还安排不少印度高官和学者来华宣讲印度的优惠待遇。
看到印度庞大的人口市场和年轻的人口结构,莫迪的投资政策还真吸引了上千家各行业的中资企业去印度投资,尤其是彼时印度的智能手机产业链缺失,而国内手机市场又已经饱和,所以国内手机品牌商趋之若鹜。
对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前景的看好,加上印度高层的橄榄枝,于是小米首先进军印度市场,仅2019年,小米就投资印度超过34亿。OPPO和VIVO这些国产品牌也陆续跟进,OPPO在印度建厂第一笔投资就高达22亿人民币;VIVO在投资建厂时一次就投入40个亿。
到2021年,中国手机品牌已占据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接近79%份额,而印度本土手机品牌市场占比不足1%。当然蓬勃发展的中国手机品牌,也为印度建立起完整的手机产业链。
印度在完成了市场换技术后,于是开始了进入收割期。
首先,印度要求中国手机品牌制造商,必须任命印度籍人士担任公司所有高层职位。
其次,印度赚钱印度花。2023年印度冻结小米48.2亿资金,将来很可能没收。2022年,VIVO的119个印度相关银行账号被印度执法局封锁,后被罚款5.6亿。近日印度传出,VIVO被要求出售51%的股份给印度塔塔集团。2022年OPPO也被要求“交税”37亿。
但悲催的是,国内不少电池生产商家也开始在印度重复手机行业早期的故事。
所以希望国内业界能有整体的规划,抱团进退,不要盲目的在印度市场上自相拼杀,最终自己遍体鳞伤不说,还被阿三玩弄股掌之中。想要搅合进“外资坟场”的印度去赚钱,最好谨慎再谨慎。
老铁们,你们觉得呢,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