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村绞肉机继续高速旋转,俄军继续努力试图迂回包抄红军村的西侧,威胁乌军重要的补给通道T0406公路,迫使乌军放弃红军村西侧的防线,从西侧攻入红军村。
在红军村守军得到支援部队后,乌军迅速的向西侧防线上的科特利内和皮夏涅发起战术反击,用装甲车辆掩护步兵攻击,试图恢复被俄军占领的西侧防线,阻止俄军的西侧迂回计划。
虽然乌军在红军村西侧发起了战术反击已经持续多日,但是俄军防御打得非常顽强,乌军反击部队进展缓慢,只是阻滞了俄军的迂回速度。
仿佛穿越到“一战”的乌军阵地,铁丝网、焦土、俘虏的尸体
俄军为了保住红军村西侧的新瓦西尼夫卡突出部,不断调集兵力,向突出部西侧的乌达奇涅和乌斯别尼夫卡方向发起猛攻,试图扩大突出部的面积,使乌军无法两翼夹击突出部。
如果乌军高层派出更多的援军,红军村的守军绝对会对西侧突出部的俄军来个两翼夹击,彻底解除红军村西侧的威胁。
乌军高层把屡出逃兵的第155法械旅布置到红军村后,此旅官兵并没有表现出胆怯,在守军老兵的协助之下,成功守住了阵地,并给俄军造成了大量伤亡。
俄军通往“红军村”之路,遍布被摧毁的装备和尸体
估计,俄军步兵听到乌军把“逃兵旅”派来了,肯定高兴得摩拳擦掌,终于找到软柿子捏了,立功的时候到了,蜂拥向“逃兵旅”的阵地。
但是,“逃兵旅”秒变“伟哥旅”,顽强的抵抗着俄军的进攻,刚还热血沸腾的俄军步兵变凉凉了,连阵地都没有摸到。
从第155法械旅的经历就可以看出,乌军高层犯了二战时期德军高层在东线战场的错误。
在二战东线战场上,德军高层把战略资源优先投入到新组建的师旅中,忽视对前线部队的投入,造成前线部队兵力和装备不足,无法有效阻挡或反击苏军的进攻,造成老兵和阵地一起被失去。
红军村的俄军大量使用民用车辆
德军新组建的东线部队没有前线的老兵部队能打仗,而且容易因士气而崩溃,造成严重的后果,这在二战东线战场末期尤为明显。
新组建的部队缺乏老兵,没有多少实战经验,就是接受过再“详细”的训练,也无法代替老兵带着新兵在战场待一天,新兵能学到的多。
“前线猪”的谩骂比训练场上的“辛辛教导”还要有用,教会新兵如何在战场保命,只有保住命才能攻击敌人。
在战场上会“开枪”只是基本技能,要想在战场上生存还需要学习很多“东西”。
俄军连驴都不放过,送上战场消耗
“前线猪”是德军东线老兵对自己的戏称,“前线猪”经常“垂头丧气”的看着激情满满唱着军歌走向战场绞肉机的新兵,而新兵瞧不起“士气低落”的“前线猪”,根本听不进去他们的战场教导。
等这些新兵被绞肉机转上几圈后,就知道前线猪的良言是金不换的,完全是干货,是战场保命的重要条件。
现在乌军155“逃兵旅”在前线老兵的“教导”之下,学会了如何打仗,既保命又可以消灭敌人。
其实,现在乌军前线的老兵比西方军队的教官还要实战经验丰富,完全可以当西方军队的教官。
俄军去健身房送“免费战场健身卡”
如果乌军高层把有限的新兵和资源优先投入到前线部队,既可以保存老兵,又可以提高新兵的生存和战斗能力。
把旅扩编到师或军级规模,编制大了,下面的连排也可以“自由灵活”的进行“轮休”,保持士气,提高战斗的热情。
因此乌军现在开始“军团制”了,大兵团的作战单位可以有效地发起进攻,把战术进攻转化为战略进攻。
当然了,战术为战役的跃进提供阶梯,而战略为其指明方向,一切还要看泽连斯基和乌军高层的战略,是继续弹性防御还是反手一击?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