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佳作】赵克红||万亩梨花渐次开

一轮明月皎洁如盘 2025-04-10 03:52:03

万亩梨花渐次开

文/赵克红

春天与解冻的溪流、泛青的小草、盛开的花朵携手而来,女儿陪着我和老伴外出赏花,我们来到了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会盟镇铁炉村观赏梨花。这里一年一度的梨花诗会颇负盛名,已在当地连续举办多届。我是一位文学爱好者,也想在诗会中沐诗风、品诗韵,领略关于梨花的山水人文之美。 当女儿把车开进铁炉村时,只见田间地头、溪旁路边,一树树雪白的梨花,正向人们微笑致意。沿着村委会西侧的水泥路前行,千树万树的梨花,错落有致地绽开在路两旁,好似雪白的浪花,又像朵朵凝固的白云。放眼望去,远处的梨花层层叠叠、一望无际地顺着邙岭铺展,使人惊艳。 孟津梨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洛阳名产,栽培历史千余年,自古即为贡品。因它味甜汁多,细脆无渣,形圆色红,故又被称为“洛阳金橘”。每年梨子成熟季节,我总会到市场上买一些品尝,但专程来到这里观看梨花,还是第一次。虽然来赏花之前,我想象过梨花的繁盛,可到了现场,还是为那漫山遍野、铺天盖地的梨花所震撼。 梨花很特别,先开花后长叶。还未待绿叶吐出,它便先开为快。花瓣冰清玉洁,不逊雪之白,不输梅之香,丝毫不在意自己所处位置是高还是低,生存的土地是肥沃还是贫瘠,只待春风一声呼唤,全都尽情地绽放。在古典诗词的意象中,梨花多隐喻离愁别绪,比如“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甚至文学作品中形容女孩流眼泪时,也是“梨花带雨”。而在铁炉村,梨花早已远离了古典文学作品所赋予的悲戚、凄凉形象,看那在蓝天下成片开放的梨花,美好、甜蜜、盛大、热烈,是何等壮观的景象啊!只要你来看过一次,便会永远将它储存在记忆深处。

离诗会开始时间尚早,女儿陪我和老伴走进梨园赏花。走进梨园,我们看到千姿百态的梨花,有的毫不保留地绽放,灿烂而热情;有的刚刚吐蕊,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还有的凝脂欲滴,如一只只振翅欲飞的白蝴蝶。每朵梨花都是五六片洁白的小花瓣围拢着,片片花瓣手拉手环抱着一簇娇嫩的花蕊。无数只蜜蜂闻香而来,围着花蕊忙碌。有不少艺校学生在梨树下写生,他们心无旁骛,目光在梨树和画布间游走。不远处还有一对新人,正在梨树下拍婚纱照,在梨花的映衬下,他们的幸福扑面而来。这一切,真是令人赏心悦目。 女儿牵着她妈妈的手,穿梭在花海中。在一棵开得茂盛的梨树下,她为我和老伴拍摄了许多照片。阳光下,女儿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春风拂过枝头,我们的心情因这片花海而更加愉悦欢畅。 这时,只见几个果农爬上高高的梯子,手上拿着小棍,对着空中的花朵指指点点。他们如腾云驾雾的天兵天将一般,到底在干什么呢?近前观望,原来果农拿的每根棍子上都系有一小团绒毛,他们蘸一下采集来的花粉,再往梨花的花蕊中轻轻一点,像对朵朵梨花施展魔法。我好奇地询问缘由,原来果农们在对花朵进行人工授粉,此举可以提高梨树的结果率。此刻,我不光从那一树树梨花中感受到它蓬勃的生命力,也从果农喜悦的微笑中看到了秋天丰硕的果实。20世纪90年代后,孟津县把恢复和发展孟津梨作为一项富县富民的重要林果产业,建立了万亩优质梨生产基地。1995年,当地政府与日本农林水产协会进行了农业种植技术交流之后,还在会盟镇建立了梨树示范园。目前,全县梨树种植面积已突破1万亩,每年产量达9000多万公斤,产品除在国内销售外,还远销国外,深受消费者喜爱。孟津梨成了当地的经济支柱,而孟津梨花节作为当地农旅、文旅活动的主推活动,其间还开展了梨花诗会、梨花摄影展、书法名家采风、汉服抖音大赛、曲苑名家表演、健康廊道骑行等活动。这些举措提升了游客的体验及游赏功能,展示了孟津特色农业的发展成就,也绘出果农们勤劳致富的幸福画卷。 梨花诗会要开始了,女儿在喊我了。我得赶快去看看,这些文学爱好者会写下怎样描述乡村振兴的美篇与佳句呢!

(来源:《老人春秋》2025年3月上第5期)

作者简介:

赵克红,一级作家,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铁路作家协会副主席。其作品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中国作家》《诗刊》等发表,作品入选百余种选本、选刊、年选及初中、高中、中考试题。著有诗集、散文集、中短篇小说集、评论集十余部。获第八届全国铁路文学奖、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第四届中国长诗奖最佳成就奖、第三届奔流文学奖诗歌奖、中国诗歌春晚2020年度十佳诗人、第六届中国 《大河诗歌》双年度诗歌奖等。

​​​​

0 阅读:0

一轮明月皎洁如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