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中的皇后宜修,实则是个心机深沉、手段狠辣的女子。她表面上是位虔诚信佛、温柔和气的女子,但背地里却心如蛇蝎,暗中加害皇室子嗣,致使整个后宫再无一婴儿降生。
电视剧大结局时,她隐藏极深的真面目曝光,原来她就是导致纯元皇后死亡的真凶。纯远皇后究竟是何方神圣?其实,这是在询问纯远皇后的身份背景,想了解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历史人物。她是宜修的亲姐姐,出身乌拉那拉氏名门。在皇上心中,她是难以忘怀的挚爱,曾是王爷府上的正妻,地位尊贵。
纯元被亲妹妹所害,临终前仍向皇帝推荐宜修。她说,希望皇帝能善待宜修,给予她应有的地位和尊重,全然不顾自己即将离世。相比纯元的纯真无邪,宜修则显得诡计多端、手段残忍。纯元以善为本,而宜修则工于心计,行事狠辣无情。然而,实际情况真的如同所说那样吗?很难想象,真正导致纯元死亡的不是宜修,而是皇上。这一真相出乎所有人意料,但它确实存在,不容忽视。
端妃探望她时,提及了纯元皇后昔日怀有身孕的情景,讲述了那段往事。端妃讲述,宜修有孕时,纯元入府照顾她。那时的皇上还是王爷,对纯元一见钟情,执意要求娶她入宫成为自己的妃子。
后来,宜修生下了一个皇子,可遗憾的是,这个皇子还没活到三岁就不幸去世了。此时,纯元皇后怀孕,皇上将照顾纯元的重任交给了宜修。纯元皇后分娩时遭遇难产,最终她和孩子都不幸离世。孩子身上布满了青紫色的斑点,令人痛心不已。端妃的话很不寻常,她似乎在直接指出,皇上就是导致纯元去世的罪魁祸首,这话让人听得心里直犯嘀咕。
甄嬛得知孩子身上有青斑后心生疑虑,可一向多疑的皇上却未深入追查,直接此事作罢,也未因宜修“失职”害纯元母子丧生而给予任何处罚。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可行?这种做法简直太离谱了,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完全不合常理,真是太过分了。宜修初入府邸时,四大爷曾承诺,一旦她诞下男婴,便册封她为嫡福晋。就在这时,亲姐姐突然到访。
宜修曾泪流满面地坦言:你知道吗?由于我是庶出,我和我母亲很少得到家族的重视和关注。一个原本不被家族看重的庶女,现在怀了孕,竟让受尽宠爱的嫡女去妹夫家照料她,这种情况简直不可思议。
在讲究嫡庶之分的背景下,纯元通常不会照料怀有身孕的庶妹,因为她们的身份地位有着明显的差别。但她确实去了,还精心打扮了一番,成功吸引了妹夫的注意,让他对她一见钟情,并最终娶她进王府,成为了正妻嫡福晋。
宜修出嫁时,雍正仅是位不受宠的四阿哥。但随着雍正地位提升,乌拉那拉氏家族认为,身为庶女的她已无法肩负家族期望。为了让家族成员坐上皇后之位,他们在雍正继位前就安排纯元,这位嫡亲的女儿,嫁给了自己的妹夫,确保下一任皇后出自本家。
雍正为了与乌拉那拉氏家族结盟,决定再婚,并让一位家族成员同时嫁给他的两位亲人。为了名声,他们选择了“一见钟情”作为联姻的理由。
乌拉那拉家族两位女儿都嫁给了同一位王爷,其中侧福晋宜修已育有一子。若正福晋纯元再生一子,乌拉那拉氏在后宫的地位将无人能及。拥有如此强势的外家势力,雍正怎能不心生忧虑?他必然会对此感到担忧。
这么大的王府,竟然找不到一个能给孩子看病的医生?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若非王爷与福晋授意,无人胆敢刁难侧福晋宜修及四大爷当前唯一的骨肉。究竟是谁导致宜修的大阿哥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从而不幸离世?亲眼目睹儿子在自己怀里失去生命,对任何母亲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残酷现实,这份痛苦简直令人心碎。
宜修不再是嫡福晋,而且她唯一的儿子也离她而去,她失去了尊贵的身份,更失去了至亲骨肉,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宜修对那位夺走自己所有东西的姐姐,心中的仇恨已达到了极致。皇帝将怀有身孕的纯元交托给宜修照料,让她负责纯元的日常起居与健康。雍正这位深沉的帝王,难道没料到,把纯元托付给“情敌”照料,会有什么结果吗?他的这一决定,背后的深意究竟何在?这简直就是把羊直接推向了猛兽的嘴边,危险至极!
因此,他故意让怀孕的纯元交由宜修照料,实则是想利用宜修之手,间接除去纯元。他不愿纯元诞下乌拉那拉家族的孩子,同样,他也不希望华妃生下带有年家血脉的后代。
在王府的日子里,先是出现了宜修和纯元两位妃子,紧接着,华妃和端妃也相继入宫,成为了王府中的重要人物。华妃和端妃原本都是武将家庭的女儿,她们联姻是因为双方家庭都对未来有所筹谋,希望借此巩固彼此的地位。在雍正还未成为皇帝的时候,他急需获得来自不同势力的广泛支持,以确保自己能够顺利登基。华妃怀孕后,太后指派端妃送去一碗药,实则是堕胎药。结果,一个初具雏形的小生命,就这样无辜消逝了。
华妃发现药物异常后,怒火中烧,强行给端妃灌下红花,导致端妃永久性丧失了生育能力,再也无法拥有自己的孩子。华妃不仅失去了腹中胎儿,皇上还赐给她含有大量麝香的欢宜香,日复一日地受其影响,导致她彻底失去了成为母亲的机会。因此,我们观察到,那些协助皇上登基的重臣及其入宫亲属,往往都遭遇了不幸的结局。皇帝下令处死了年羹尧,得知此消息的华妃心灰意冷,最终选择了撞墙结束自己的生命。隆科多遭太后暗中毒害身亡,端妃因体弱多病而艰难存活,纯元在生产时遭遇不幸去世,宜修最终也被剥夺了地位。
她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没有生育孩子。即便有孩子,也往往难以存活,要么在怀孕期间流产,要么出生后不久便夭折。这巧合真是让人意想不到,感觉就像是命运特意安排的一样,让人不禁感叹世界的奇妙和不可预测性。这段话是否让人感到心底生寒?
这莫非是皇帝刻意安排的局?目的是避免“功臣仗着宠信胡作非为,用功劳掩盖过错”,或是“利用皇子”来胁迫皇帝退位让贤。尽管他对华妃和年羹尧心存畏惧,但对乌拉那拉氏家族,他又怎会没有丝毫的戒备与顾虑呢?
他原先承诺宜修,生下孩子就让她当嫡福晋,但后来变卦了,把嫡福晋之位给了纯元。他们明显是想把“嫡福晋”当作诱饵,挑拨两姐妹之间的关系,让她们自己打起来。他深知宜修与纯元两姐妹间的仇恨有多深重,这种恩怨他心里十分明白。然而,他竟对争夺皇位之事置身事外,没有参与其中。
相比他的权势和显赫地位,纯元的生命显得微不足道,完全不在同一个量级上,仿佛随时可以牺牲,毫无分量可言。皇上心知肚明宜修所为,认为那不过是后宫嫔妃间的争斗,对他皇权毫无影响,因此便选择视而不见,任由她们自行解决。此时,乌拉那拉氏家族对皇帝已无用,皇帝决定清除他们在朝堂上的势力,将他们彻底排除出去。就像皇帝对待年羹尧那样,他给予了极高的重视与权力,但同时也暗藏着深深的戒备与猜忌。
当皇后联手群臣,费尽心机想让三阿哥成为太子时,皇上已暗中布局,准备对皇后采取行动。即便甄嬛未用未出世的孩子构陷皇后,皇上也有诸多缘由足以将其废除。无论是纯元、宜修还是华妃,她们都只是皇帝稳固皇权的工具。他对纯元与华妃的宠爱,以及舍弃宜修的行为,全都是做给天下人的一场戏。
他疑心极重,怎会容忍可能威胁皇位的皇子出生?他必然会采取措施,确保这样的威胁不会出现。其实,纯元和她孩子的不幸,根源始终在于皇帝。是皇帝的行为,导致了她们的悲惨结局。皇帝不愿面对真相,宜修对此浑然不觉,而纯元其实早已离世。后来所谓的真相,其实就是甄嬛所阐述的版本而已,并无其他。真相如何,早已被她的叙述所定义。皇室之中,哪里真正存在过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