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听说过无人机送快递、无人机航拍,但听说过无人机架设高压线吗?还是几吨重的大家伙。
是不是感觉有点不可思议?毕竟在印象里,无人机也就是个小玩具,怎么还能干这种“力气活”?
在中国无人机已经成为特高压线路建设的得力助手,在崇山峻岭间穿梭,化身“空中飞人”,把重达几吨的高压线缆“牵引”到高空的任务。
这小身板的无人机,是怎么拖动比自己重几千倍的电缆的?
除了架设电缆,无人机在特高压线路的维护、抢修中也大显身手,未来又会发展到什么厉害的程度呢?
无人机身板小作用大
说到在崇山峻岭里架设特高压线路,那难度说是“刀尖上跳舞”一点也不夸张。
几千米高的山峰陡峭的悬崖,底下就是湍急的河流,这场景光是想想就让人腿肚子打战。
有些地方地形更加险峻,别说人了连山羊都上不去。为了跨越那些深不见底的峡谷和湍急的河流,以前甚至会用迫击炮、射鲸枪这些设备来发射导引绳。
就拿湖南隆回县一个山区架线工程来说,那里的地形非常复杂,山高谷深悬崖峭壁遍布。
用传统的人工方式架线,效率自然就很慢,光是爬到一个塔基上,就得花上半天时间,更别说还要扛着沉重的设备和材料。
而且高空作业危险系数极高,如果哪下不小心,就很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
工期一拖再拖,成本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一个工程下来,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都是巨大的。
后来有人想到了,无人机可能是很适合做这件事情的。一开始很多人都不看好,觉得无人机这小身板,能干什么重活?
但事实证明,这小家伙还真有两把刷子,它可以灵活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间。无人机是怎么做到的?
诀窍就在于“小线牵大线”,它会带着一根细细的尼龙绳飞到对面的塔基上,别看这绳子细,它的强度非常高,可承受几百公斤拉力。
绳子固定好之后,地面上的工作人员再用它牵引更粗的导引绳,然后再用导引绳牵引更粗的钢丝绳,最后用钢丝绳把重达几吨甚至几十吨的电缆拉过去。
这样一步步升级,最终就能把庞然大物般的电缆轻松搞定。有了无人机,原本几个月才能完成的架线工程,现在几周就能搞定。
更重要的是,安全的程度也提高了很多,工人不用再冒着生命危险爬山越岭,在地面上就能操控无人机完成作业。
而且由于工期变短了,人工成本和材料损耗等也大幅降低,整体成本也跟着下降了许多。
2016年国网湖南电力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施工,利用无人机架设导线,单基铁塔的施工时间由20天缩短至2天,效率提升了整整10倍。
肉眼难发现的它能看见
线路架设好之后,后续的维护和抢修工作同样至关重要。特高压线路,那可是电网的“主动脉”,一旦出现问题了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以前特高压线路的维护和抢修过程是很困难的,为了找到出故障的位置,抢修人员得花不小的力气才能到达现场。
碰上恶劣天气,那这个过程就变得更难了,抢修时间长效率低,严重影响供电的稳定性。
现在有了无人机这个“神器”,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它可以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出动。2024年初,福建宁德一条1000千伏的特高压线路就发生过故障。
当时情况紧急,多亏了无人机及时出动,携带高清摄像头和红外成像仪等检测设备,迅速定位了故障点。
工作人员用一种电动升降装置和无人机搭配,快速到达了高空作业点,只用了半个小时就完成了抢修工作。
除了应急抢修,无人机在日常线路巡检中的作用也是不能小看的。以前电力工人要定期爬高进行人工巡检,时间长、费力气而且危险性极高。
现在有了无人机,巡检工作就变得轻松多了。无人机可以对线路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巡检,连人眼很难发现的细小裂纹还有松动的螺丝都能清晰地捕捉到。
发现异常情况还能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故障。不仅如此,一些电力公司还进行了更大胆的尝试。
比如国网湖州供电公司就利用无人机进行过抢修演练,模拟在暴风雨天气下,线路断裂的紧急情况。
演练中,无人机成功地扛着200多斤的抢修物资,飞到高山上的铁塔进行抢修作业,这载重能力和稳定性,真是让人惊叹。
无人机在特高压领域的广泛应用,也推动了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低空经济这盘美味的蛋糕越来越大,让很多企业和资本都想要进来分一块尝尝。
赛迪顾问的研究数据预测过,到2026年,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在低空经济的加持下,特高压建设也插上了翅膀。
各种专业的无人机服务公司不断涌现,它们提供从线路勘察、建设到维护、抢修的全套服务,让特高压建设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化。
有了这些专业的服务,电力部门可以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把一些专业的工作交给专业的团队来完成,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无人机会在特高压领域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中国的电力事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将继续引领世界潮流
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大家享受着稳定的电力供应,可能很难想象,在几十年前电力工人们是多么的艰辛。
为了让千家万户亮起灯,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甚至生命。“你用电,我用命”,这句在老一辈电力工人中流传的话,如今听来还是让人感到很震撼和敬佩。
和如今无人机轻松完成任务的场景相比,更显得前辈们的奉献弥足珍贵。
科技的进步,不仅提高了效率,更重要的是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从过去的“人拉肩扛”到现在的无人机作业,中国特高压技术一路走来是在不断地创新。
从±800千伏到±1100千伏,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建成了一条条连接全国的电力大动脉。
比如连接安徽和华东地区的特高压线路,每年能输送500亿千瓦时的电能,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城市一年的用电量。
中国特高压技术,不仅在国内领先,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中国特高压技术还会继续引领世界潮流。
结语
这小小的无人机,不仅能送外卖、拍视频,还能在高压电线建设这种“硬核”领域大显身手。
从“小线牵大线”的巧妙方法,到配合“小飞人”进行高空作业,再到日常巡检保障线路安全。
无人机在特高压领域的应用,不仅展现了中国科技的创新力量,也实实在在地改变了电力工人的工作方式,让他们告别了高处作业。
信息来源:
红网 隆回无人机“穿针引线”架设群山高压线路金台资讯 国网福建电力首次采用“无人机+小飞人”开展特高压带电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