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县城搬迁记:宜宾屏山县,老县城淹没,新县城崛起

走走停停旅游 2025-04-08 02:43:04

历史上,很多郡县都有搬迁的记录,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很少有县城集体搬迁的情况了。

但是在四川有两个地方极为特殊,一个位于南充,一个位于宜宾。

今天我们来说的便是位于宜宾的屏山县。

早在2009年就启动了屏山县新县城的建设工作,时至今日,屏山新县城已经初具规模,不仅引进了纺织产业园,还通了通达了高铁、高速、航运等。

如今的屏山新县城距离宜宾市区仅不到40公里的距离,而且有屏宜城际公交每天往返于屏山和宜宾市区,可谓极为方便。

屏山老县城——锦屏镇

但是曾经的屏山县城却是交通极为不便的地方,虽然距离如今的新县城仅有40余公里的距离,但是由于山高路陡,极为不方便。

屏山县老县城位于锦屏镇,老县城的马湖府古城拥有千年历史。但因为向家坝水电站建设蓄水需要,屏山县老县城便面临被淹问题,这样就准备整体搬迁,新建一个县城。

2012年10月10日9时,向家坝电站正式下闸蓄水,屏山县老县城随之被淹没,老县城也最终“沉入水底”,消失在大家的视野之中。

屏山新县城——屏山镇

新县城的选择曾经也流传了很多版本,据传,屏山县最想要的是宜宾县(现叙州区)的高场镇,其次是蕨溪镇,但是因为这两个在宜宾经济和地域面积都算比较好的地方了,所以宜宾县没同意,但是仅为网传消息,不作任何依据。

后面才划了原宜宾县真溪乡给屏山县作为新县城驻地。

早在2003年,就将原宜宾县真溪乡和高场镇的蒋坝、石盘2个村划归屏山县管辖,以建设新县城之用。

2004年改名为新发乡。

2012年以屏山县县名为名字,将新发乡改为屏山镇,也就是现在的地名了。

2019年屏山镇进一步扩大,将原鸭池乡和大乘镇三合村、马脑村划归屏山镇管辖。形成了如今屏山镇的行政区划。

如今的新县城建成区面积达7.43平方公里,是原旧县城0.3平方公里的二十多倍。交通可谓四通八达,南可到宜宾市区,北可至宜宾县蕨溪、泥溪等地,东北边便是屏山高铁站和高速出入口。

随着屏山站的开通运营,这个曾经位于大山深处的小县城也搭上了高铁的班列,成为宜宾市第一批率先迈入“高铁时代”的区县。

现今,屏山县城最快1小时20分直达成都,12分钟直达宜宾西站。这也为屏山的发展插上了翱翔的翅膀。

延伸阅读:

‌在历史上,屏山县还有一次迁县城,时间是民国13年(1924年),迁往沐川。‌

这次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王伯常的推动。王伯常是沐川人,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是同盟会最早的成员之一,曾任四川护国军第一支队队长等职务。

他为了方便家乡事务处理,积极推动将屏山县公署迁至沐川。经过他在省内的活动,最终说服了省府高层,于1924年冬天获准将屏山县公署迁至沐川‌。

这次迁移对屏山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行政管理和地方发展的变化上。虽然县治迁至沐川方便了当地事务处理,但引起了屏山本地人的强烈反对,尤其是东部乡镇的居民认为到沐川办事更为不便。覃筱楼等乡绅对此表示强烈不满,认为此举增加了东部乡镇的办事难度‌。

注: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