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停止采购!泽连斯基刚制裁3家中企,中方反手公布乌粮食进口

小仔的浏览厅 2025-04-25 17:48:46

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关注”,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乌克兰为了寻求美国的保护,他做了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包括无理由地指责和制裁中国,还和美国签订了一个备受争议的矿产协议。

他的这些举动,让人对乌克兰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疑问。

这些目光短浅、充满风险的行动,实际上破坏了乌克兰和中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更重要的是,它们还让乌克兰的国家利益走错了方向,给国家的未来带来了不确定的因素和潜在的危机。

乌克兰方面需要重新审视相关政策,避免做出进一步损害自身利益的举动。

——【·乌克兰的“豪赌”·】——»

泽连斯基政府对中国的态度转变之快,让人感到非常意外,就像戏剧表演中快速变换脸谱一样。在2022年6月,他曾公开说中国不是敌人,希望和中国友好相处。

到了2025年2月,他甚至表示,乌克兰战后重建工作可以交给中国来做。

这些友好的表态,现在看来更像是外交上的客套话,很快就改变了。

2023年4月18日,泽连斯基签署命令,制裁了三家中国公司,分别是北京空太翔辉科技公司、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和池州金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冻结了它们在乌克兰的资产。

他还指责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包括火炮武器。

泽连斯基说乌克兰情报部门有证据,但没拿出具体的东西,只是说这些公司帮俄罗斯生产军事用品。

这种突然转变和没证据的指责,让人觉得背后有其他目的。

他可能想通过损害中乌关系,向美国表明自己“反对中国”,从而获得更多军事和经济援助,加强自己的地位。

美国给乌克兰的援助越来越少,甚至有说法是特朗普想要用稀土来换武器。

乌克兰面临着国内老百姓和经济的双重困难,泽连斯基必须做出困难的决定。

最后,在2023年4月17日,他选择了让步,和美国签了个关于矿产资源的意向备忘录,等于把乌克兰的矿产资源让给了美国。

这份协议允许美国公司不用管乌克兰当地的法律,可以优先开采乌克兰的稀土资源,这就像是把乌克兰的国家主权卖了一样,把国家的命脉交给了别人掌握。

乌克兰老百姓非常生气,觉得泽连斯基这是在出卖国家利益,把国家的未来放在了危险的境地。

这份协议里藏着不少“坑”,摆明了是偏袒美国,甚至规定乌克兰要先满足美国的需求。

美国公司在乌克兰做生意,还能不用遵守当地的法律,这让乌克兰老百姓特别不满,觉得这是在“卖国”,网上骂声一片。

泽连斯基却指望着美国能罩着乌克兰,太天真了。他以为美国会保护乌克兰的安全,但协议里压根儿没提到这事。

这种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最终只会让乌克兰越陷越深,成为大国博弈中的棋子。

乌克兰经济持续下滑,2024年经济总量下降很多,物价飞涨,百姓日子不好过,大家越来越不满意。

泽连斯基为了转移注意力,摆脱困境,开始找外部原因,说“中俄合作”有威胁,把国内问题都推给别人,想借此让大家团结起来,保住自己的位置。

这样做并不能真正解决乌克兰的问题,反而会让地区局势更紧张,把乌克兰带到更危险的境地。

这种做法并不能帮助乌克兰走出困境,反而可能适得其反,让国家面临更多挑战。

——【·中国的回应与反制·】——»

面对乌克兰方面毫无根据的指责和制裁,中国保持冷静和克制,用理性的态度应对这些不合理的挑衅。

中国外交部明确说明,中国一直没有向任何冲突方提供具有杀伤力的武器,并且严格管理军民两用物资的出口,中国始终致力于推动和平谈判,希望通过对话解决俄乌冲突。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公开反驳了关于中国援助俄罗斯的说法,他指出,如果中国真的提供援助,战场的情况肯定会大不一样。

这番话有力地回应了西方媒体的恶意炒作,澄清了事实。

中国用实际情况和统计数字来证明,2023年出口到乌克兰的商品主要是农产品和日常生活用品,完全没有涉及军事工业,有力地回应了乌克兰方面不实的指责。

中国商务部已经启动了贸易纠纷的调查,他们拿出2019年签订的《中乌投资保护协定》,特别强调其中“不能无故扣留外国投资资产”的规定,指出乌克兰的行为明显违背了协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中国这样做既澄清了事实,也表明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

中国在粮食进口上做了调整,现在买乌克兰的粮食少了很多。这并不是故意针对乌克兰,而是因为中国自己粮食连续几年都丰收,储备也很充足,加上国际粮价上涨,所以减少了进口。

数据显示,中国从乌克兰进口的粮食金额,从以前的1.413亿美元,一下子降到了只有6万美元,几乎等于不买了。

乌克兰农业部长对此感到担忧,他说乌克兰有42%的玉米都是卖给中国的,现在中国减少进口,乌克兰农民可能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另一方面,俄罗斯抓住机会,增加向中国出口粮食的力度。

今年前8个月,俄罗斯向中国销售了27.5万吨小麦,这进一步压缩了乌克兰的市场空间。

乌克兰经济高度依赖粮食出口,俄罗斯的这一举动无疑给乌克兰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泽连斯基可能也因此体会到了当初决定的不良后果。

——【·国际社会的反应与影响·】——»

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态度不明朗,口头上支持乌克兰保卫国家,却不正面回应关于中国的指责,只含糊地说“中国可能向俄罗斯提供物资”。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等人多次宣扬“中国援助俄罗斯”,但一直没有拿出实际证据。

这种既想挑事又不愿承担风险的做法,说明美国想借乌克兰来打压中国,把乌克兰当成实现自己战略目标的工具。

欧洲各国对乌克兰关于中国军事援助俄罗斯的说法,态度并不一致。

德国《明镜周刊》公开质疑乌克兰提供的证据,甚至指出证据中存在明显错误,例如炮弹型号标注错误。这显示出欧洲内部对相关指控存在怀疑。

虽然欧盟一些国家嘴上说要制裁中国,但实际上,中国和欧洲之间的经济关系依然非常密切,制裁措施的实际效果有待观察。

德国巴斯夫公司计划在中国投资30亿欧元建设化工厂,这是一个大手笔。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在积极推动中欧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

这些动作都显示出,欧洲国家在与中国的关系上,更多地是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进行考虑,并非完全按照美国的步调行事。欧洲更注重务实合作。

欧洲国家希望通过与中国加强经济联系,来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乌克兰如果目光短浅,可能会面临许多不利后果。比如,中乌合作可能难以顺利进行,要知道双方3月6日才签了农业合作协议,约定中国每年进口乌克兰的豌豆和水产品,金额巨大。但现在,这些合作都有可能停滞。

战后重建的合作也可能出现变数。乌克兰曾希望中国能参与重建,但现在的做法可能让中国站到对立面。

更重要的是,乌克兰的国际信誉可能受损。

频繁制裁外资企业会让投资者担心其法治环境,进而影响外国投资的意愿。

与此同时,其他国家正积极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东盟国家在农业方面加紧合作,俄罗斯增加了对华粮食出口,中东欧国家如匈牙利和塞尔维亚也在寻求合作机会。

乌克兰的行动,反而可能促成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使其自身更加孤立。

由于黑海港口被封锁,乌克兰的粮食出口商处境艰难,他们被迫寻找其他的销售途径来维持生计。

为了能够继续出口玉米,乌克兰粮商甚至愿意降低价格,把玉米卖给土耳其的中间商,然后由他们转卖到非洲,这样算下来,每吨玉米要少赚50美元。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波兰和匈牙利为了“保护自家农民的利益”,直接禁止乌克兰的玉米进入本国市场,这无疑让乌克兰的粮食出口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乌克兰的国家利益迷失·】——»

泽连斯基似乎更重视和美国搞好关系,放弃了与中国合作的长期好处,有点可惜。

乌克兰没有充分利用中国在经济发展和战后重建方面的潜力,这反映出乌克兰在战略上考虑得不够长远,有点目光短浅。

这种做法就好比为了眼前的利益,丢掉了更有价值的东西,最终可能得不偿失。

泽连斯基的决策,有人认为是孤注一掷的冒险,也有人觉得是深思熟虑后的行动。

这些决策对乌克兰未来的影响,现在还难以确定。

那么,将这些决策定义为明智之举还是战略失误,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和分析。

乌克兰的未来会怎样,存在很多可能性,一切都还在变化之中。

0 阅读:32

小仔的浏览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