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为准备南极探险,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研发并推出了一款名为“雪地巡洋舰”(Snow Cruiser)的全地形车。
托马斯·查尔斯·波尔特(Thomas Charles Poulter,1897年3月3日—1978年6月4日)
这款机器的外观和技术构造在工程领域被认为是一项突破性成果。
托马斯·查尔斯·波尔特(Thomas Poulter)参与了这辆车的研发工作。他是第二次南极探险的指挥官之一,并计划为第三次南极探险打造一款理想的运输工具。
普尔特勒通过自己的探险经验积累了丰富的信息,这些经验为他和学院的工程师们设计这款全地形车提供了关键帮助。
一辆“雪地巡洋舰”的造价高达30万美元。
1938年,“南极雪地巡洋舰”的设计师托马斯·查尔斯·波尔特站在其轮胎旁。
技术部分“雪地巡洋舰”的长度为17米,宽度略超过6米,高度可通过气动悬挂系统达到5米。
“雪地巡洋舰”的最高时速为48公里/小时,续航能力可达8000公里。燃料箱容量接近1万升柴油燃料。
在紧急情况下,探险队员可以将这辆全地形车用作临时住所。车内设有供每位队员使用的独立房间,并配备了储存食物、燃料及其他物资的专用空间。
移动“堡垒”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个专门用于存放轮胎的舱室。当车辆切换到自主模式时,轮胎会被卸下并存放在一个专用空间里,这个空间会对轮胎进行加热,以防止轮胎因严寒而开裂。
车顶被设计成一个平台,用于放置一架五座飞机,专门用于进行空中拍摄。
此外,平台上还配备了一个额外的燃料箱,容量接近4000升,为飞机提供燃料补给。
使用情况1940年初,“雪地巡洋舰”被运送到美国的一处北极基地。
然而,在将其从船上卸下时,它撞坏了其中一处木质结构,并使一个轮子掉进了下方,但即便如此,它依然成功降落在地面上。
真正的问题出现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巨大的轮胎没有胎面,雪地巡洋舰无法正常前进,只能倒车行驶,但由于发动机负荷过大,导致发动机过热。
结果,14天内,探险队仅前进了148公里,而原计划是横跨南极。
托马斯·普尔特勒返回了美国,其他成员则继续留在雪地巡洋舰内生活,车内切换到自主模式,并变成了一个科学研究站。
随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项目的资金被暂停,探险队员也被召回。
1946年,“雪地巡洋舰”被一支新的探险队发现,他们表示该车仅需要进行一些小的技术维护即可继续使用。
之后,1958年,这辆车再次被发现,但这已经是最后一次了。
所有后续的探险队都未能找到这辆全地形车,长时间以来,人们认为它可能被苏联当局盗走。但更可能的情况是,“雪地巡洋舰”已经沉没在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