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故宫御花园中的“绛雪轩”是一处别致殿宇,起初我以为“绛雪”是在描述冬雪之美,查证之后才发现,它其实有“红色花朵”、“丹药”、“耐冬树”三种含义,和落雪并无直接关联。
孟郊在《送萧炼师入四明山》诗中云:“绛雪为我饭,白云为我田。”这里的“绛雪”大概就是指炼丹师制成的丹药。
柳永也写过“绛雪”,他的《瑞鹧鸪·天将奇艳与寒梅》一词中有:“绛雪纷纷落翠苔。”显然是指红色梅花纷纷落下。
宋代刘克庄的《临江仙(县圃种花)》有:“手插海棠三百本,等闲妆点芳辰。他年绛雪映红云。”等海棠花开了,就是一树一树的胭脂红,要把天边的云朵都染透。
显而易见,“绛雪轩”理应是代指一处美丽的花园,那里花团锦簇、红妆竞艳。乾隆皇帝的三副对联就装点于其间,十分惹人注目。

【一】
树和暖煦轻笼牖,花与香风并入帘。
这副对联悬挂在右室东壁上。据说,绛雪轩殿前曾种有五株古海棠。当海棠花飘落时,红色的花瓣犹如落雪点点飘下,十分美观。因此,这处殿宇被叫做“绛雪轩”。“绛”本身有赤色、红色之意。
“牖”,指窗户。和风习习,暖阳参差,斑驳的树影落在窗户上,静谧而祥和。应该是一个宝帘闲挂、画屏流彩的午后,房间里的人注意到室内光影的变幻,不觉间沉醉在春和景明的视觉享受中。
这时,忽如一阵香风来,透过帘子,漫延到整个房间。霎那间,所有的感官都沐浴在香风中。此刻,若拿起一本书,或端起一杯茶,就是一幅慢生活的悠闲画卷。

【二】
花初经雨红犹浅,树欲成荫绿渐稠。
这副对联来自内室。它取自乾隆的《题文徵明仿黄公望山水即用其韵 其一》,不知是谁把其中最美的两句挑出来、装点在房间里。
宋代的宋祁写过一句:“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经雨胭脂透。”这里的海棠一定是经历过多次春雨的洗礼了,因为每经过一次春雨,它就要红艳上几分。
但初次经雨后一定是浅浅的红,细节观察得非常到位,说明乾隆是一个细节控,喜欢海棠花的每一个瞬间。
“树欲成荫绿渐稠”也非常好理解。树是一点一点变绿的,从小块的绿蔓延为大片的绿,从浅淡的绿过渡到浓烈的绿。可见不只是花,对自然界的变化也不曾错过。

【三】
东壁焕图书,琳琅满目;西清瞻典册,经纬从心。
这副对联来自“绛雪轩”的正堂。“东壁”、“西清”都是藏书的隔间,有大量书籍文献安置于此。
东边的房间有图书,浩如烟海;西边的房间有典籍,经天纬地。随便选哪一本阅读,都有助于修养的提高、见识的扩展、思想的升华。
如果此时飘来一缕花香,定提神醒脑;照进来一米阳光,又萌生困意。于是不得不催促自己尽快阅读,以期读完睡个好觉,充分享受“绛雪轩”中的慢生活。
皇帝那么忙,却又那么懂得享受人生。
我们的家没有乾隆皇帝的奢华,没有他的轩昂殿宇、气派花园以及满房间的书架,但一样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慢生活。
只消一个午后,品茗、读书、沐浴暖阳,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拥有一颗恬淡的心,不为名利所累,只寻求内心的平和,知足而惜福,其实随时都可以迎来曼妙的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