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旦过了50岁,记好一个实用药,全身多种疼痛都怕它

盼盼看健康 2025-04-12 11:32:38

“人过五十天过午”,父母步入中年后,身体常亮起“疼痛信号”:阴雨天膝关节隐隐作痛、弯腰拖地后直不起腰、晨起手指关节僵硬……这些看似零散的疼痛,实则是中医所说的“痹症”在作祟。若家中常备一味中成药,或许能成为父母应对疼痛的日常“保护伞”。

一、人过五十,疼痛为何找上门?

中医经典《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随着年龄增长,人体正气渐衰,风寒湿邪更易趁虚而入,导致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引发疼痛。

肝肾虚损:肾主骨,肝主筋,肝肾不足则筋骨失养,关节如生锈般不灵活。痰湿瘀阻:脾胃运化能力下降,痰湿积聚,与瘀血互结,形成“骨节间痰核”。外感邪气:空调冷风、潮湿环境等外邪侵袭,诱发疼痛反复发作。

二、一个中成药通调全身痛

1. 配方玄机:松节破瘀,樟脑通窍

五松肿痛酊的配方暗含中医“以枝通肢”的智慧:

松节油:取自松木树脂,其性走窜,《本草纲目》载其“能透骨搜风”,专攻深部瘀血。樟脑:开窍辟秽,引药力直达病灶,如同“经络导航员”。薄荷脑:清凉散热,舒缓局部灼热肿痛,改善微循环。辅以两面针、徐长卿等药材,温经散寒、行气止痛,形成“破、通、养”三重功效。

2. 精准应对中老年三大疼痛

退行性膝关节炎:涂抹于膝眼穴(膝关节凹陷处),配合热敷,松节油可渗透关节腔,促进滑液分泌。腰椎骨质增生:沿督脉(后正中线)涂抹,重点按摩命门穴(后腰正中),缓解神经根受压。颈椎病:涂抹于大椎穴(颈后隆起处),配合颈部缓慢屈伸,改善椎动脉供血。

三、外用药科学使用法:让药效最大化

1. 经络按摩+药物渗透

涂药时机:沐浴后毛孔张开时涂抹,药物吸收效率提升30%。按摩手法:关节炎:以痛点为中心,顺时针打圈按摩3分钟;腰椎痛:握拳叩击肾俞穴(腰部第二腰椎棘突旁),每次30下;颈椎病:用指腹推按风池穴(后颈发际线凹陷处),至局部发热。

2. 四季养护方案

春季:乍暖还寒时,涂抹后佩戴护膝,防止风寒侵袭。夏季:空调房内使用,避免膝关节直吹冷风。秋季:秋燥易伤津液,涂药后饮一杯蜂蜜水润燥。冬季:睡前涂抹并热敷,利用夜间修复黄金期。

四、中医养生组合拳:内外兼修防疼痛药膳调理:独活寄生鸡汤(独活10g、桑寄生15g、鸡肉200g):每周1次,补肝肾、强筋骨。薏米生姜茶(炒薏米30g、生姜3片):每日代茶饮,祛湿散寒。导引功法: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增强脾胃运化,减少痰湿生成。五禽戏“熊戏”:活动腰胯,改善腰椎灵活性。情绪管理:疼痛易致肝气郁结,每日练习10分钟“六字诀”呼吸法(嘘、呵、呼、呬、吹、嘻),疏解情绪。五、结语

五松肿痛酊作为中医外治法代表,其优势在于“简、便、验、廉”。但需谨记:若疼痛伴随发热、局部红肿,或持续加重超过2周,务必及时就医排查风湿热、痛风等器质性病变。

对父母而言,真正的孝道不仅是备药,更在于日常关怀:提醒他们避免久蹲、久跪,做家务时佩戴护腰带;阴雨天气用艾灸盒温灸疼痛部位。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配合药物的活血通络之效,能让父母的晚年生活少些疼痛,多些从容。

6 阅读:2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