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被打后,王夫人派人来怡红院唤人问话。其实这事很有说法。王夫人若只是想知道贾宝玉情况,大可以派来人问清楚回去告诉她,何必非要叫人去问话?除非她想问的并不是贾宝玉的情况。
贾宝玉受伤,袭人离不开要照顾,晴雯不总去王夫人跟前回话,剩下也只有麝月被传召。
王夫人后来撵走晴雯时,就提到她在怡红院有“眼耳神意”,袭人和晴雯都是贾母调教的丫头不可靠。能作她的眼耳神意的,无非是麝月、秋纹几个由她安排的丫头。
秋纹性格狭隘又张扬,得了几件衣服就恨不得所有人知道,不适合作“眼耳神意”,下剩的也就只有麝月,不声不响又伶牙俐齿,能将所有人都瞒过。俗话说“会咬人的狗不叫”,是以晴雯判词才有“霁月难逢,彩云易散”之说。晴雯去后,麝月最得利。
所以,王夫人应该早在贾宝玉住进大观园后,就安排人密切关注怡红院的一举一动。此人非麝月莫属。只是贾宝玉和袭人等还懵然无知。
这次王夫人唤人回话,袭人因心中有事便决定亲自走一趟。王夫人一见她便忍不住说:“不管叫个谁来也罢了。你又丢下他来了,谁服侍他呢?”也暴露出她的目的不在贾宝玉的伤,而是另有他问。两人不咸不淡的说了几句贾宝玉的情况就没了话。
袭人其实是在等机会,她猜到王夫人叫人一定有其他话问,只因顾及她是贾母的人不能信任。她需要等王夫人给她一个合适契机才好说出自己的话。
袭人是贾母调教的丫头,心性绝对上佳。“耐心”也比王夫人更好。等她就要离开时,王夫人终于忍不住叫住他,问起贾宝玉被打是不是贾环背后说了什么。
王夫人这话问的很有问题。贾环在她这边的外头,袭人在大观园里头,问袭人能知道什么?王夫人除非真愚蠢,否则此问就另有目的。
王夫人的用心不难猜,袭人是否可靠需要试探。作为贾宝玉身边第一人,要是能将她收服,可比安排人在暗中看着更管用。
贾宝玉身边袭人、晴雯最得力,却都是贾母的人。王夫人安排的人无法完全放心,要是“策反”袭人,她在外头也就放心多了。
不过“算计”贾母的人也要格外小心,得试探袭人的嘴牢不牢,行事是否可靠。别前脚听了她的安排,后脚就去告诉贾母,再导致婆媳因此生隙就不美了。
王夫人突然问“贾环”就是一个考验。如果袭人是个谄媚爱讨好的,势必顺着王夫人说。但“贾环告状”涉及与贾宝玉兄弟阋墙,贾政妻妾之争,袭人贸然卷入说明其人莽撞,目光短浅,肯定不可靠。
袭人等的就是王夫人这么一问。她这次来见王夫人更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两个原因。
一,金钏儿的死让袭人“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她们都是大丫头,平时各种体面却一朝身死毫无保险。袭人不想步金钏儿后尘,就肯定要想办法改变自家现状。
金钏儿是王夫人的人,却被她一言决定生死。而随着贾宝玉离开贾母身边,王夫人也顺势得回儿子的监护权。她再想仗着贾母以求自保不牢靠。必须要得到王夫人的信任才行。
二,贾宝玉被贾政暴打的一个罪名是淫辱母婢。这个事可大可小,全看主人怎么去看。贾宝玉不过骚扰金钏儿几句就是“淫辱母婢”,那他们“偷试云雨情”要如何定罪!
袭人有鉴于此顿感危机,才鼓起勇气来王夫人这里寻找摆脱危机的机会。这次不行还有下次。她必须要等王夫人主动给她机会才行。
如今王夫人主动发问,袭人的机会就来了。她才不会傻乎乎提贾环卷入王夫人的房中矛盾,直说不清楚。话题一转就将王夫人代入她的节奏去证明自己。
袭人道:“别的原故实在不知道了。我今儿在太太跟前大胆说句不知好歹的话。论理……”说了半截忙又咽住。王夫人道:“你只管说。”袭人笑道:“太太别生气,我就说了。”王夫人道:“我有什么生气的,你只管说来。”袭人道:“论理,我们二爷也须得老爷教训两顿。若老爷再不管,将来不知做出什么事来呢。”王夫人一闻此言,便合掌念声“阿弥陀佛”,由不得赶着袭人叫了一声“我的儿,亏了你也明白,这话和我的心一样。”
可怜天下父母心,袭人清楚王夫人对贾宝玉是“关心则乱”。想要俘获王夫人,说别的都没用,唯有“贾宝玉”才是软肋。而她一共只只说了三句话就让王夫人心动:
“别的原故实在不知道了。我今儿在太太跟前大胆说句不知好歹的话。论理……”
“我还记挂着一件事,每要来回太太,讨太太个主意。只是我怕太太疑心,不但我的话白说了,且连葬身之地都没了。”
“我也没什么别的说。我只想着讨太太一个示下,怎么变个法儿,以后竟还教二爷搬出园外来就好了。”
袭人这三句话的重点都不在后面,而是每一句开头的铺垫:“别的原故实在不知道了。”“我还记挂着一件事。”“我也没什么别的说。”身为豪门打大丫头的分寸感,被她拿捏的极为精准。
王夫人听后只会觉得她为人谨慎、周全、不轻浮。自然就会更满意和放心。双方都是聪明人,也不用太多的承诺和废话,几乎一拍即合就成了“盟友”。
王夫人给出“不辜负”,袭人则得到安全的保障,会更加尽心照顾和督导贾宝玉行于正,让王夫人“省心”。
王夫人有了袭人更不会轻易让贾宝玉搬出大观园,再回到贾母身边。所以,后文当贾赦要讨鸳鸯时,贾母才会暴怒大骂王夫人“算计”她,就源于这次袭人“背叛”做了坏榜样。
胡翻红楼,翻出一个真正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