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最“不食人间烟火”宋词,仅开头5字,就让多少诗词黯然失色

老张侃诗词 2019-10-08 13:27:18

很多诗人都是晚上睡不好的,夜不能寐对他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不过这样才使得他们能够真正地看到另外一种人生的境界。一般来说,人生要想有更好的生活,必须要有充足的睡眠。但是在诗人们的心中,他们总在刻意寻求不一样的人生感触。

所以他们夜不能寐、彻夜难眠,都是为了寻求人生不一样的境界。才能在其中寻找到不一样的景色,感悟的不一样的人生,才能写出与他人不一样的作品。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宋词就是苏轼的经典之作,题为《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写于他被贬黄州夜不能寐之时。我们之前都知道苏轼的人生相当坎坷,年少成名却一生漂泊,而对他的人生产生最大影响的挫折就是乌台诗案。

在乌台诗案之中,苏轼险些遭遇杀身之祸。后来得到那些真正正直之人的斡旋,苏轼才得以捡回一条性命,继而被贬黄州。而这首诗词就写于他被贬黄州夜不能寐之时。

夜不能寐,也就能够让他看到这世间最难以见到的景色,开篇的五个字就让人眼前一亮。“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在这个周围一片寂静的夜晚,苏轼看到了秋叶独特的景色,“缺月挂疏桐”这美丽而又朦胧的景色实在是让人印象深刻,仅开头5字,就让多少诗词黯然失色。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这十几个字看似是虚写,但实际上也是苏轼对自我图景中剪影的确切描绘。天地间只剩下孤独的苏轼,他一个人静静地感悟着世界所有的美好,也一个人静静的感受世间独有的孤苦无依。

虽然我们眼中的苏轼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真正释放天性的一个人,但实际上对刚刚经历杀身之祸而又幸免于难的苏轼来讲,内心又能如何真正的存留旷达之心。虽然此时的他不过三四十岁,但已经对人生完全绝望,他要寻求另外一种境界,就如同这“漏断人初静”之时看到的“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心有怨恨,无人知情也无人能够分担。“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超脱世俗的境界一览无余。

这首宋词确如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可以说超越了苏轼以往任何的宋词。

24 阅读:5401
评论列表
  • 2019-10-09 15:01

    小刚那首寂寞沙洲冷就是取自这首词

  • 2019-11-05 12:32

    我倒觉的词中最好的开头便是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道尽万千

    此间旧少年 回复:
    单用在写情方面,这句更好,纳兰的词也主要写情,而且这应该是他最出名的一句了,如果团扇歌没这句会变得比较普通。
  • 2019-11-06 13:13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 2019-11-01 15:03

    [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