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召开北京市属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工作部署会。会上发布并解读了《提高大学生人工智能素养能力的意见》,明确从2024年9月面向北京市属公办本科高校全覆盖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
新学期伊始,北京各大市属高校分纷纷响应这一政策,积极开设“人工智能+”课程。自9月19日开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面向2024级2755名新生全覆盖开设人工智能导论课,并成立人工智能通识课虚拟教研室,组织37名教授联合授课。使学生形成人工智能的初步认识,为后续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入学习以及开展人工智能跨学科专业学习铺就坚实而稳固的基石。
目前,该校已经开设的人工智能通识课中有两个项目入选北京市人工智能通识课“前沿拓展”模块案例,并同时入选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这说明该校祝连庆教授团队牵头的“AI+智能感知”案例和陈雯柏教授团队牵头的“AI+智能机器人”案例均在培养学生人工智能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这两个案例究竟有何优势。
首先,祝连庆教授团队的“AI+智能感知”案例主要从四个部分向学生们讲解智能传感在日常生活、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领域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应用。例如“传感器与智能感知”讲解了传感器与智能感知的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智能感知的定义及其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AI赋能光纤传感器” 展示了人工智能如何提升光纤传感器在飞机、卫星、空间站、火箭、手术机器人和医学检测等领域的性能……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们已深入了解人工智能与传感器、仪器融合的前沿技术,学习应用AI赋能感知技术的方法,培养创新思维意识,为未来科技创新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陈雯柏教授团队的“AI+智能机器人”案例从智能机器人的基本定义出发,系统化梳理了智能机器人的“前世今生”,结合生产、生活中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对智能机器人的兴趣;对智能机器人系统组成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感知、决策及运动三大系统分析了智能机器人所涉及的基础及前沿技术,方便学生形成对智能机器人的整体性概念。
面对不同专业、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授课老师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法,展示了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基本原理、前沿研究和应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智能机器人学习,指导学生奖AI技术与机器人有效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上述两个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利用电子信息和计算机领域的办学优势,开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以“反转课堂+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有效引导学生涉猎不同学科领域,学习不同学科思维。即便你报考的不是人工智能相关专业,也能通过这一课程具备人工智能思维和创新能力。所以,如果你想选择一所学习氛围不错的院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