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氛围里不能没有书店。但事实是,不少城市里的书店正变得越来越少。除了沦为网红打卡点的“时尚”书店和以学生客流为主的教辅书店之外,大部分书店似乎都活的没那么好。
2024年8月,有26年历史的重庆精典书店选择一元易主;紧接着“网红书店”钟书阁重庆店在9月闭店歇业;10月西安茑屋书店结束营业,今年4月,茑屋书店上海静安店关闭……

虽然各种网络小说依然红红火火,但传统的实体书店早已陷入难以经营的困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阅读方式的不断增多,带给书店的却是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
实体店面租金和人工成本日趋昂贵、随时随地都能实现的电子阅读成为人们看书的主要方式,这都让书店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因此很多原本火爆一时的书店,也只能黯然退场。
烟台前几年也有几家书店在惨淡经营中不得不关门歇业,比如曾以优雅的阅读环境和别具一格的空间设计吸引了无数人打卡的万引书店,以及位于莱山区的京广书城等。
现在还存活的书店,卖书似乎也成了副业,网红打卡以及其产生的效应才是书店主业。文具、咖啡、纪念品、烘焙……当然,只要能让书店好好活着,我们没权利指责他们卖什么。

与此同时,有一些书店却十分活跃,并且不以网红打卡为卖点。比如一些学生客流多的书店一直比较火爆,假期则会更加热闹。里面的教辅和文具并不便宜,但书店里人一直都很多。
几乎在烟台的每间学校旁边,总少不了一家书店。它们或许没有豪华的店面,没有花哨的门头,也没有文艺到极致的宣传语,但就是这样的书店,一直以来都在默默经营着。
它们大多以学生的教辅书、课外阅读书为主,很多家长都觉得这些书只有看过内容才会买,所以线下购买也就更加直接方便。除了书之外,这些书店还卖各种文创产品以及动漫周边。

学生们喜欢的玩具、小卡、徽章等都能在这些店里找到,这也让学校旁边的小书店更加受欢迎。在这样的书店里,文学作品只占了很小一部分,而店主也并不将经营重点放在这些书上。
同样逐渐消失的,还有常见于街头的书报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烟台街头的书报亭都不见了,即使没有被拆除,卖的也不再是卖报纸杂志,而是变成了矿泉水饮料零食雪糕这样的商品。
在信息不畅通的年代,报纸和杂志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而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人们所需要的一切信息,都可以从手机上获得。人们不再依赖报刊亭,因为那些报纸和杂志已经不能提供第一手的信息。


书报亭的凋落,映射出的是整个纸媒的没落。近年来,每年都有杂志和报纸宣布休刊,不管是日报晚报,还是各种杂志,都因为订阅量越来越少而无法继续发行下去。
有人说,当消费的渠道和阅读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之后,实体书店是否存在也没有太大的必要了。也有人说,不是不读实体书,只是不会在线下买了,网络买书更便宜更方便,比线下买书更好。
但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文字不会消失,阅读也不会消失,图书也不会消失。只要人们在阅读的路上前进一天,书就会继续存在。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今年的读书日主题是“阅读:通往未来的桥梁”,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通过阅读,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