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你要好好学习,将来上清华北大,才能有出息!”人人都知道清华北大好,无数人苦读十年,就是为了清华北大的一个录取名额。
可来自广东的16岁女孩在面对记者采访时却一副瞧不起的态度:“懒得考清华北大”。
不少人认为这位女孩“不知天高地厚”“狂妄自大”。
可当成绩出来时,大家才明白,她考了清华、北大才是“毁”了自己的人生。
那么这位女孩学习到底有多好?居然连清华北大都瞧不上?
制定高考目标,却并非“清华、北大”
中科大少年班,因其开放的学术环境和探索未知的科研氛围而闻名,不仅吸引着全国最优秀的少年,也吸引着各大企业来招收少年班的毕业生。
冼奇琪第一次看到这个与自己高度契合的学术研究平台,这里没有传统升学路径的条框限制,取而代之的是对科学本身的追求,以及对潜力的无限释放。
锁定目标后,她迅速将这份渴望转化为实际行动。但问题在于,她当时才高二,距离普通高考还有整整一年时间。
但要想进入少年班,她必须提前参加高考,并在全国顶尖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这意味着,她需要以不到一年的时间完成别人两年的学习任务。
从那之后,她将原本的课程计划重新编排,在现有的课业任务之外,自学高三课程的全部内容,并额外准备中科大少年班笔试可能涉及的复杂学科知识。
她将时间和精力倾注在数学、物理、化学的复杂理论和实验推导中。她的笔记本上充满了思维导图般的推演轨迹,甚至连细枝末节的知识点也被她挖掘整理出来。
高考结束后,记者纷纷上前采访。
“怎么样?清华还是北大?”而冼奇琪的回答却震惊所有人:“我懒得考清华和北大,那里不是我的归宿,我想去的是中科大的少年班。”
而高考刚刚结束后,她却又转身参加了中科大的复试,因为考取中科大少年班必须得有高考成绩。这次,她距离自己的梦想就差一步。
但中科大少年班的选拔,素来以“层层设卡”闻名,每年有无数怀揣梦想的天才少年在这条路上铩羽而归,而那些最终通过的人,往往要凭借的不仅是超群的学术能力,还有冷静的心态和强大的抗压能力。
材料审核是第一环,因为选拔委员会不仅看重学生的竞赛成绩和学术表现,还会通过个人陈述、推荐信等全面评估一个人的潜质与独特性。
竞赛获奖证书、优异的成绩单,冼奇琪的材料堆积成册,但她明白,在这片天才云集的赛场上,单凭这些并不足以让人眼前一亮。
接下来是笔试,不仅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等核心学科的高阶内容,更加入跨学科思维题目和极具开放性的综合问题,直接考察考生的知识深度与思维广度。
冼奇琪坐在考场里,手握试卷时才发现,题目内容比她想象的更加复杂多样。一些问题并非单一的解题,而是需要结合不同学科背景、在全新的框架下找到解决思路。
而面试的不可预测性,是所有选拔环节中最具挑战的一关,由中科大教授组成的评审团队,从不拘泥于固定的问题模板,他们的目标是尽可能挖掘出学生的潜力和思维深度。
一关又一关的过去,冼奇琪距离少年班,就差还未公布的高考成绩了,如果分数够高,则可以直接被录取。
冼奇琪的“懒得考”,究竟有什么含义
16岁的冼奇琪,那年考了663分,距离当年的广东理科状元的716分还有差距,但已经足够让他位列中科大48个名单中的第44个席位。
那时她才16岁!而且还是和年长于自己一两岁的学长学姐在“同台竞争”。
而她的那句“懒得考”更向大家证明了,在她心里,清华、北大代表的只是分数,而中科大代表的,才是真正的自己。
相比那些把“清华、北大”当作唯一目标的人,冼奇琪的选择似乎显得“另类”。但她清楚,自己的方向并不需要与他人重合。
对于她来说,成功的意义从来不是标签,而是找到一个能够让自己发挥潜力、真正热爱的地方。她拒绝为追逐外界的认可而放弃自己的热情,选择的是一条充满未知但充满可能性的道路。
在课业之外,她依然保持着对广泛领域的好奇,阅读科幻小说,或是抽空弹琴或打篮球,用这些热爱的“小插曲”让自己的生活不至于过分单调。
而她之所以能如此成功,得益于从小就能自主完成学业的天赋。
学习天赋出众,超前完成学业
她的父母都是人民教师,从小就有很好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期间,她就已经可以熟练掌握加减乘除,小学期间,就对奥数产生了天然的爱好。
而且她的逻辑思维十分活跃,一道奥数题可以用多种方法求解。
小学毕业后,她顺利进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奥数班,这是培养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选手的摇篮,也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学校,钟南山院士就是从这里毕业的。
在日常的课堂中,老师们发现她总是能够轻松完成奥数题后,反手设计出几个“变形”题,反过来考验老师讲课时是否遗漏了知识点。奥数班里,她成为无数同学“既想追赶又无法追上”的存在。
这种“超前”不仅体现在她对数学的掌控上,还逐渐成为她日常的学习节奏。她会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专业的数学理论书籍,挑战一些大学生才会接触的数学问题。
尽管如此,数学并未成为她生活的全部,其他学科也被她一并攻克。除去语文和英语这些文科科目略显逊色外,物理、化学、生物,她无一例外都能考出满分。
2019年,她参加了全省数学联赛,这一次,所有人都以为她不过是尝试而已,但她却直接斩获了一等奖。这不仅让同龄的竞赛选手心服口服,也让许多经验丰富的奥数教练感到惊讶。
但所有的这些,最终都会回归到一个核心——她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开更多的科学谜题,为探索未知贡献力量。
信息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微信公众号——华附学子 | 16岁,考中科大少年班!20岁,获郭沫若奖学金!祝贺21届冼奇琪校友202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