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锦春,1980年生于福建寿宁,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工笔画协会理事,福建青年画院画师,晋安区美协副主席。师从著名画家翁振新、郭东健、宋展生老师,擅长工笔人物、花鸟,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把畲族文化确立为自己人物创作研究方面的主题。
主要艺术成果:
作品《对山歌》获得福建省第七届青年美展一等奖并入选全国第五届青年美展;
作品《赛茶会》获得“丝路之情—福建省当代美术精品大展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福建省作品选拔展优秀奖,又获得福建省中小学教师书画作品展一等奖;
作品《党课》入选同心筑梦第二届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
作品《端午》入选“多彩贵州.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作品《暖春》入选2009全国中国画展;
作品《冰色年华》获福建省第五届青年美展二等奖等。
(以上仅为近年来部分参展情况,更多精彩请继续阅读)
林锦春:我的艺术观点.m4a2:05.972999999999999
来自易雅艺术
◇ 人 物 语 记◇
大家好,我是本期「易雅•美术人物志」嘉宾林锦春。
本期我想和大家一起交流自己当下的艺术探索和思考。艺术创作要突破固有的视觉思维,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来审阅纷繁的生活画面。同时尽量寻找典型性物象,捕捉和呈现这种物象特有的历史与文化以及人文气息的破解密码,让物象自我发言。用视觉的真实与情感的意象来造“境”,而这种“境”是一种超脱时空的、亘古的家园情怀。家园是人们对自然、对生命的人文关照,达到内心审美的超脱,产生一种物我交融、物代我言、我为物心的繁荣境界。在用色方面以色为墨,用现代斑斓灵透的色彩语言去解读华雅而厚实的传统工笔精神。自古以来,自由灵动的色彩能增强画面情趣,尝试将宋代院体画清雅温润的用色技巧以及魏晋唐不同朝代壁画特有的古朴厚实质感相互交融,让二者相克相生、各彰华彩,形成灵玉而厚实的语言风格,呈现无为之相。
谢谢大家!更多艺术资讯欢迎关注易雅微信服务号!
《赛茶会》230X170厘米
林锦春之艺舟双楫
文/宋展生
《印象三坊七巷》120X45厘米
他的每一幅作品背后渗透着他对艺术孜孜追求,他的每一次采风都用脚印和汗水浇筑着对乡土的孺慕、对畲乡的爱恋。他,就是林锦春,一位是位热爱艺术的信徒。从艺以来,林锦春说最幸福的事就是有时间能够自由的探索自己的艺术,为了让自己的信仰有一份生长的土壤,他积极协调好工作、生活和创作三者的关系,利用休息的时间坚持创作,精益求精,画好每一幅画,让创作与工作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九月乡音》90X45厘米
以笔画情
熟悉他的同仁都知道,他为人朴实而热情。他的朴实体现在作品的每一个细节和严谨态度的学术态度,他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他热情的个性也让作品更具一份张力,他用朴实与热情诠释了当代工笔人的应有的品格。笔走指间,他所描绘的畲族主题作品总是有强烈的现代气息,不仅反映了现代畲族人们的生活状态又展示了悠久的畲族历史文化,意境悠远。
《田园疏影系列一》90X45厘米
山、海、川、岛风光交相辉映的闽东是林锦春的故乡,他爱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他更热爱这里生活的人们,同时他也希望能很好的将民族文化传承下去,所以他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且生活在这里的畲民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他的作品在主题立意上重在表达民族、家园、劳动与生命的交融。
《田园疏影系列三》90X45厘米
为了创作他常常与当地的畲民同吃住,细微地体察人物的生活状态,剖析畲族的文化体系,把畲族文化放在具体的生活空间之中,努力将畲族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在艺术表现上他尊重传统,因此,他积极的从传统中汲取自己表现上所需要的养料。所以,在林锦春的人物画作品里面,在线条上汲取了元代人物画紧劲绵延,粗细有致的特点,行笔的轻重缓急,线条呈现出钢劲飘逸的效果。
《田园疏影系列四》90X45厘米
用色上学习敦煌壁画的用色理念,色彩被赋予了更多主观意向性,追求一种“意象色”,色强调自然之趣与人文和谐,且不拘泥于自然色彩的还原,注重色彩的主观意向性。这也是他艺术创作追求的既在自然法度之内又超出自然法度之外,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想境界。
《南田丽日踏新歌》230X175厘米
用情润笔
作为年轻一辈的工笔人,他渴望追求工笔画的当代品质,因此,他巧妙的融合了西方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构图方法,建立一种宽阔丰富的画面格局,使作品充满强烈的现代气息。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保留传统工笔画含蓄典雅的特征,追求古典主义的“理想之美”,所以你细细观赏林锦春这些工笔人物画作,有简约的淳朴、有澄澈的空灵,更有脱俗的超凡。不论是《薯花》、《赛茶会》系列,还是新作《对山歌》,都把畲族刺绣,银饰,服饰等传统工艺用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制作”出来,配以概念的景来“造境”,做到自然景观与人文气象融合在一起,将人物错位在家园的时空之中,把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的生命进行对话,凸显生命的活力。
《月醉三山》90X60厘米
可以说,这些作品做到了造型的写实性与意象的象征性,又体现了他理性的塑造与浪漫的想象。在某种层面上来说,他的作品与他长期生活山海如歌的闽东有关系,自由生长的自然环境培育了他的浪漫主义情怀,林锦春对生活与民族的热爱使得他笔下的每一位畲族女孩是那样的恬静,如诗如梦,让每位观者沉醉其中,不由自主地游离于清新安宁的画境。
《千里江南系列一》45X45厘米
合目而思,不用观者赞美什么,那种理想的美丽自然呈现在观者的心灵深处。这种创作追求理想之美的唯美风格不仅再造一种古典美,也在传承间诠释了当代工笔画的品质。
《千里江南系列二》45X45厘米
可以说林锦春的畲族主题工笔人物作品打通历史与现实、传统与今天,以笔画情,用情润笔,是林锦春的个人印记,也是他的艺术追求。
《千里江南系列三》45X45厘米
简评锦春之画
文/郭东健
(福建省画院院长、福建省美协副主席)
时隔多年,我又一次见到林锦春的主题画创作作品,是在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全省选送作品评审会上,与几年前相比,他的专业进步幅度让我吃惊不小。那次评选,他的中国画《赛茶会》得到了评委的全票通过。
《署花》210X125厘米
作为至今坚持在基层教学第一线的美术教师,工作艰辛自不必说,创作时间之宝贵也是可想而知的。即便如此,锦春还是在忙碌中沉住了气,新作不减,展示不断。
《岁月无声》90X90厘米
在省会城市福州,锦春在他的同行中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代表性人物,不仅成果多获奖多,而且他的艺术发展空间广阔。首先,他具有画好写实人物画所必要的良好造型基础,其次,他有着明确的学术研究方向,许多创作构想等待实现,第三,他有不断向上冲刺的欲望和技术储备。
《茉莉花香》60X90厘米
在他这两年的作品中,比如第五届全国青年美展入选作品,我觉得难能可贵的是他的画面已呈现出一种超越年龄的老到,开始摆脱工笔画艳俗之流习,整体大方而不小家子气,他在努力用自己的实力说话,在把握画面全局和主调方面,在调度画面细节对比和掌控画面节奏方面,笔下淌露出属于自己的心得。
《绿染畲乡》60X90厘米
在拥有画好人物画诸多潜质之外,人物画家还需要一种坚守的特质。让我欣喜的是,锦春身上还能让你感受到一种脚踏实地、认真做事、严谨从艺的精神内质。我想,再经历一些岁月的锤炼,他的作品走向更加成熟是指日可待的。
◇ 小 编 有 话 说 ◇
易雅经过精心策划,隆重推出“易雅•美术人物志”专题栏目,定期向大家推介知名书画艺术家,展现艺术家们的创作风貌,促进中华传统书画艺术发展,为中国当代书画艺术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投稿要求:15-20幅作品高清图片、3-4张个人生活照或创作照、评论文章、简历、参展、获奖和出版经历。
投稿邮箱:wangxu@iyishu.vip
按来稿先后顺序发布,正式签约画家可免费享受本次活动!
执行总编微信:13020001541 王 旭
艺术总监微信:18515268618 赵国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