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20年才成功却没有大量装备的火炮:解放军83式122毫米榴弹炮
今天的主角是83式122毫米榴弹炮!该炮是解放军在80年代研发成功的一种新式火炮,目的是取代老旧的54式榴弹炮。军方花费长达20多年研发成功的83式火炮,却被一个外来的和尚彻底压倒了,没有能够大量装备军队。听萨沙说一说吧。
建国以后,传统苏联模式的解放军非常重视炮兵建设。
当时解放军炮兵基本是三大样,85毫米、122毫米和152毫米榴弹炮。
其中122毫米榴弹炮特别重要,一般配属步兵师下辖的炮兵团,是解放军炮兵的主要火力来源。
至于85毫米加农炮虽然轻便,射速快,然而7公斤多的炮弹威力偏小,只能摧毁野战工事,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战争。
152毫米榴弹炮威力大,射程远,是优秀的炮兵支援火炮,遗憾的是过于笨重。
这里不谈火炮重量,单单152毫米炮弹就重达40公斤,依靠人工装填已经勉为其难。
所以,性能平均的122毫米榴弹炮,是解放军的火力支柱。
从朝鲜战争开始到80年代中越战争结束,解放军的主力122毫米榴弹炮为54式。
这是仿造二战苏联M1938型122毫米榴弹炮的产物。
该炮性能相当优秀,尤其炮弹爆炸可产生直径高达30米的杀伤范围,还有超过1000枚破片,可惜毕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代的武器了。
到了七八十年代,随着美苏都研发了大量新式火炮,54式不可避免的过时了。
早在54式仿造初期,解放军炮兵就根据实践提出了十多项改进意见,都是54式本身的性能缺陷。
这些缺陷在旁观者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实际上却严重影响作战。
如54式为了提高可靠性,很多部件造的颇为笨重。
炮兵搬动炮架需要很大的抬力,超过了亚洲男性身体承受的最大值,容易造成战士腰部骨骼和肌肉受损。
当年54式榴弹炮的老炮兵,往往会落下一个腰兵,有的终生无法恢复。
要知道,这些炮兵可是20多岁小伙子,根本不应该有任何腰部的问题。
另外,苏联和中国情况不同,冬季往往是冰天雪地,地上都是坚硬无比的冻土。而夏季由于阴雨连绵,野外泥土往往湿难,就像沼泽一样。
所以,54式榴弹炮的驻锄分为冬季和夏季两种,以适应苏联特殊的天气。夏季的驻锄面积很大,以保证烂泥中火炮的稳定性。而这种驻锄放置时,很容易砸伤战士的脚。
对于中国的气候来说,夏季不需要这种驻锄。
还有,54式是二战时期的老旧火炮,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到大射角问题,炮弹也不需要曲线炮击山地、丘陵目标。
这导致大射角炮击时,54式的稳定性不佳,精度也有很大下降,实用性受限。如果敌人的工事依靠山势修建,炮击的弹道上有山坡、树木、岩石等很多遮挡物,炮弹就不能像迫击炮一样以高抛物线击中目标。
其余的问题还有苏联采用较为落后的锍接工艺,导致制造工艺繁琐,生产难度增大,而不是简单快速的焊接工艺等等。
解放军进行改进以后推出了54-1式榴弹炮,性能有所进步,提高幅度却不大。
夸张的是,虽然54-1式早在1966年就设计定型,批量生产是从1981年开始的。
这客观说明,54-1式的性能提高不大,才会在长达15年内没有大规模生产,也不可能取代老旧的54式。
在中越战争里,54式和54-1式发挥了很大作用。此时越军已经装备了一些先进的苏制122毫米榴弹炮,比如D-30型,性能大大超越了54式。
解放军陆军从来都将炮兵作为一号杀手锏,当然不能容忍火炮性能的落后。
在官兵的强烈要求下,解放军开始了新一代122毫米榴弹炮的设计工作。
官兵们提出了几个要求,第一是54式的射程不足。
54式射程仅有12公里,不符合现代战争的需要。
以苏联60年代装备的D-30榴弹炮为例,射程超过15公里,使用火箭增程弹的射程为22公里。
大家不要小瞧这3公里,在炮战中就决定了谁能压制住谁。
那么,解放军新一代122毫米榴弹炮,必须达到15公里的有效射程。
第二是54式的射速太慢。
54式最大射速仅有每分钟5到6发,实际射速只有2到3发。
D-30榴弹炮最大射速则有每分钟8发,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对于火炮来说,射速也是极为重要的。炮战中射速快的一方可以迅速打垮敌人,反之则会被动挨打。
第三是弹药种类单一。
54式基本只能发射高爆榴弹,D-30榴弹炮则有榴弹、尾翼稳定反坦克破甲弹、火箭增程榴弹、“红土地”半主动激光制导炮弹、照明弹、发烟弹、燃烧弹和宣传弹等等。
表面上这些改进要求似乎不高,对于技术力量不强的解放军军工部门来说,是很不容易达到的。
在1977年,也就是中越战争爆发前2年,解放军启动了新一代122毫米榴弹炮项目。
真正的项目开始于1958年,由于进展缓慢被迫三次暂停,四次重启,最后一次就是在1977年。
花费了整整4年时间,火炮在1984年最终定型,命名为83式122毫米榴弹炮。
83式的性能有所提高,首先是射程达到了15.6公里,超过了设计初期的要求;
其次是最大射速提高到每分钟7到8发;
最后是可以使用多种弹药,不再是依靠高爆榴弹打天下了。
83式在1984年参加了建国35周年阅兵式,在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然而,该炮根本没有大规模装备解放军。
那不就奇怪了吗?
为什么性能优秀的83式不去装备部队呢?
要知道,80年代中越战争仍然在激烈进行,尤其双方都大量使用火炮,恰恰应该是83式发挥威力的时候。
原因不复杂!
83式不能满足实战需要。
这几十年来各种媒体打鸡血,很多人认为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很牛逼。
其实改革开放初期,解放军的武器基本都是单纯山寨苏联的产品或者是细微的改进型号,自产武器几乎是没有。
我们能自研的极少数武器,通常都是性能垃圾,实用性差,一言难尽。
以技术含量最低的枪械来说,中国80年代前自研的77式手枪、79式冲锋枪、63式自动步枪都很垃圾,甚至还有80式盒子炮手枪这种不伦不类的东西。
相反,完全山寨的苏式武器则有不错的性能。
以122毫米榴弹炮为例,当年苏联提供全套技术和设备,由苏联专家手把手教导,这才完成了54式的仿制任务。
我国的军工厂工人回忆,苏联顾问的态度很好,毫无保留的培养技术骨干,甚至亲自教授技术工人的据地操作。生产期间,苏联顾问也是全程监督,保证从钢板制造成火炮的整个过程没有问题,事后还进行各种技术检测。
随着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不提供技术支持了,解放军炮兵技术顿时陷入停滞。
对54式进行技术改进就成为大工程,搞了很多年才有所成果。
很多人认为造炮技术不复杂,这个观点是针对工业发达国家。
对于新中国这种第三世界落后国家,造炮涉及经典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发射动力学、普通机械加工、特种机械加工、普通热加工、特种热加工以及各种材料学、测量学、光学等等,是个非常复杂的科学综合体。
换句话说,没有强大的科技积累和工业基础的国家,根本就无法自产火炮。
二战期间军事强国很多,真正能够大量自产火炮的国家,只是局限于十个列强而已。
另外,山寨仿造火炮本身就有很大难度,而改进甚至重新设计火炮的难度又是前者十倍甚至百倍,谈何容易。
上面也说了,不要讲造炮,就算简单很多倍的造枪领域,著名的79式冲锋枪的早期样枪根本就打不响。
以83式的总设计师马福球老先生为例,在1954年54式榴弹炮仿造成功,还是一个高中毕业生,是地地道道的小字辈。等到他在50年代末期大学毕业时,充其量也只是设计学徒而已。夸张的是,在几年后的60年代初,苏联和美国的火炮设计大师都推出了新一代榴弹炮,这是马老先生他们望尘莫及的。
根据马老先生介绍,122毫米榴弹炮的设计共有三次。
第一次设计是从1958年开始,有4家兵工厂和部分军工高校参加,花费了整整6年,在1964年研发了63式122毫米榴弹炮。
该炮的射程提高到15公里,射速也有很大提高,炮弹和火炮主要部分都进行了全新改进,甚至连火炮的轮胎也更换了。
可惜,63式设计存在重大缺陷。首先是火炮重量超过3吨,当时的解放卡车在山区根本拉不动。其次是63式火炮有很大的尾焰,开炮后可能伤及炮兵,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还有,火炮的充气轮胎不可靠,经常出现漏气情况。
更要命的是,为了提高射程设计了全新的122毫米炮弹,同库存数量巨大的54式122毫米炮弹不能通用,严重增加后勤的负担。
显然,63式充其量只是一种不能实用的实验性火炮,只是作为技术储备。
1959年中苏珍宝岛战斗爆发,期间敌我双方都曾用122毫米榴弹炮猛烈炮击。
解放军认为,122毫米榴弹炮在未来战争中仍然占据支配地位,必须尽快研发出新一代火炮。
得知63式122毫米榴弹炮失败以后,1964年军方下达了第二次研发的命令,要求研发出重量不超过2吨的新一代122毫米轻型榴弹炮,性能上要有很大提高。
对于当年的设计团队来说,这种要求简直就是大跃进,是难以办到的。
更要命的是,项目刚开始就遭遇了文革,一些设计师和干部遭到冲击被送入牛棚,严重影响了研发进度。
这样折腾到70年代中期,才勉强推出了第一门样炮。
样炮重量太轻,炮击期间火炮猛烈跳动,被炮兵们戏称为“蛤蟆炮”,炮击的精度可想而知。
测试期间,脆弱的火炮承受不了强劲的后坐力,出现严重的变形,差点没有当场碎成几块。
军方对此极不满意,考虑到轻型122毫米榴弹炮不靠谱,被迫停止了这个项目。
文革结束以后的70年代后期,解放军军工研发终于走上了正轨,重新开始了122毫米榴弹炮的研发工作。
此时的要求就比较靠谱了,火炮最大射程超过15公里,比54式略重,可以360度炮击,使用多种炮弹包括远程榴弹。
此时,美苏两国都装备了新一代火炮超过10年。就算中国当时就研发出来,也是大大落后世界了。
从1977年开始,项目重新启动。由于这次的要求不离谱,加上之前多次失败有一定的技术积累(之前还研发了一种使用液压技术的样炮68式),最终在1978年推出了样炮。
样炮的性能尚可,军方又修改了要求,不再强调360度炮击(实战中基本用不上),火炮重量放宽到不超过2.7吨。
此时,马福球先生担任了总设计师。
受到中越战争越军122毫米先进火炮的刺激,解放军非常重视这个项目。毛泽东的亲家,时任军委炮兵分管装备研制与订货的副司令孔从洲中将,亲临试验现场视察与指导。
时任国务院国防工办副主任的叶正大中将,时任兵器部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部长薛耀伦,以不同的方式关怀和支持研制工作。
83式122毫米榴弹炮在1984年研发成功,期间有很多技术进步,如:它的火炮在我国是第一个采用复合膛线的内膛定装在腹带式底盘上的国产122毫米自行榴弹炮结构,是第一个采用重量最轻的低效率炮口制退器,是第一个研制成功结构新颖的反后坐装置,是第一个采用混合型摇架,也是第一个采用低合金高强度炮用铸钢造重要构件的火炮。它的主用榴弹是我国第一个成功研制的底凹弹;它的引信是我国第一个研制成功的大口螺机械引信,也成为以后大中13径弹丸的通用机械引信;它的药筒是我国第一个成功实现的钢质卷焊工艺的100毫米以上的药筒,它的发射药是我国第一个采用的高能单基药。
资料中还这么写:该炮口径122毫米,身管长3634毫米,炮管内有膛线36条,为右旋渐速,缠角范围在4°59′14″至9°4′23″之间,最大膛压264.8兆帕。83式榴弹炮采用三角形可展开大架,这样做的好处是确保了射击的稳定性。所用炮弹包括杀伤榴弹、增程弹、反装甲子母弹等多种弹药,火炮初速每秒618米,射速每分钟6-8发,最大射程15600米,最小射程3750米,直射距离可达1000米。
该炮装备部队后,主要用来杀伤有生力量,爆破野战工事,支援步兵和坦克的战斗行动,对战斗火器和辎重车辆进行压制和歼灭射击,还可以在地雷区开辟通路。
遗憾的是,解放军炮兵对83式不欢迎。
要知道,54式122毫米榴弹炮虽然老旧,毕竟是经过千锤百炼,受到过包括苏德战争、朝鲜战争在内无数战争考验的火炮。54式非常皮实,可以胜任各种复杂的战场环境,可靠性非常的高。
83式被炮兵们发现可靠性不佳,持续炮击期间还出现过火炮自行击发的严重问题。
对于对火炮极为重视的解放军来说,83式的可靠性不佳,就是不能被接受的。
该炮总师马福球也认为:由于时间太紧,技术上欠火候,83式确实存在先天性的问题,作为设计人员我们也觉得不满意。
资料中这么写:本来83式榴弹炮是准备在南疆前线两山轮战中一试身手的,毕竟这款火炮拥有较长的炮管,不仅保证了炮弹的稳定飞行,还提高了炮弹的穿透力,使其在面对坚固目标时具有更强的破坏力;而且其强大的动力性能使其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下执行任务,确保了其战场生存能力。
但是,由于设计时间短,火炮自身在设计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缺乏可靠性测试。因此83式122毫米榴弹炮也就没有能够在随后的轮战中发挥作用,最终也导致这型火炮在我军的装备数量并不算多,没有大规模的列装。
更重要的是,解放军很快从国外引进了更先进的火炮。
在1985年,解放军获得了苏联60年代研发的D-30型榴弹炮。
别看D-30型的研发早了83式10多年,各方面性能却彻底压倒后者。
最初中国仿造D-30型推出了W86式122毫米榴弹炮,主要是用于出口创汇,卖给中东阔佬国家。
解放军很快发现该炮确实非常好用,直到今天的乌俄战争中乌克兰和俄军都在用这种火炮。
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两种火炮一比就发现差距明显,谁还会用83式。
90年代解放军正式大量装备96式122毫米榴弹炮(D-30型的山寨品),外贸方面也只有100多门被半卖半送给斯里兰卡。
2010年代以后,装备数量很少的83式榴弹炮,开始陆续退役。截止2020年,83式榴弹炮已经全部退役。
于是,83式就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也算是生不逢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