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印度对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渴望一直备受关注。近期,莫迪政府在联合国改革议题上动作频频,其背后的意图和影响值得深入探讨。
印度外长苏杰生批评联合国如 “老公司”“派不上用场”,看似是对联合国运作效率的质疑,实则是为印度的 “入常” 诉求铺垫。他呼吁联合国改革,让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更具代表性,言外之意就是希望印度能在联合国拥有更大话语权,与五常 “平起平坐”。然而,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并非毫无作为,在俄乌冲突、巴以问题等重大事件中,虽未能彻底解决问题,但也起到了一定的缓和和延缓作用。印度认为联合国 “无用”,更多是出于自身在国际重大议题决策中缺乏足够影响力的不满。
联合国安理会五常是二战战胜国,奠定了战后国际秩序框架,这是联合国存在的政治基础。随着国际格局多极化发展,联合国改革确有必要,但应是合理改革。中国一直持开放立场,强调增强全球南方国家话语权和代表性,而印度却将联合国改革异化为实现自身 “入常” 的工具,偷换概念,把印度 “入常” 与联合国 “代表性” 挂钩。印度与巴西、南非等国抱团推动安理会扩容,却又不愿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 “入常” 机遇,其地缘政治诉求明显。如今,印度不仅在联合国为自己造势,还试图让金砖其他成员国支持其 “入常”,若莫迪政府得逞,可能会对国际格局产生诸多影响,尤其是可能对中俄产生冲击。比如,印度可能会首先针对中俄手中的一票否决权下手,这将对安理会的决策机制和国际秩序带来挑战。
对于印度的 “入常” 野心,我们需保持理性看待。一方面,理解印度希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的愿望,但另一方面,也要警惕其不合理的诉求和手段对国际秩序的破坏。国际社会应共同推动合理的联合国改革,确保改革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利益,促进国际和平与发展。中俄等国更应密切关注印度的动向,在维护自身利益和国际秩序的同时,积极倡导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推动国际格局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稳定的方向发展。印度也应认识到,真正的国际影响力并非仅仅通过 “入常” 就能获得,而是需要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为全球发展做出贡献等方式来实现。我们期待各国能在国际事务中找到平衡,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