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苦寒之地,为何成为“北方稻米之乡”,朝鲜人的贡献功不可没

文史达观 2024-11-12 00:22:08

自古以来,南方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被誉为“稻米之乡”。

那片肥沃的土地与充沛的水资源共同孕育了丰饶的水稻文化。

然而,当越过中原地区,在我国东北辽阔的土地上,也盛产着大米,且东北大米的品质还非常优越。

在很多人看来,东北属于苦难之地,不适合大米生长,为何独独东北会生长大米呢?

关于这一切,还有着一段不寻常的历史,今天文史君来为大家做解读。

中国水稻简史

现在全世界普遍认知,世界上的水稻,最早起源于中国。

据考古发现,早在约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就已经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并将其作为主食,开启了华夏大地上的稻作农业文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稻种植技术逐渐成熟,并沿着古代丝绸之路的轨迹,向东南亚、东亚乃至更远的地方传播。

大约到了3000年前的殷商时期,水稻经由舟山群岛传入到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以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为这些地区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进入汉朝,随着丝绸之路的进一步拓展,我国水稻的足迹也延伸到了菲律宾等更远的地方。

到了公元5世纪,即我国东晋时期,水稻更是经由伊朗,开始传入西亚地区,随后又经过非洲大陆,最终抵达欧洲,为全世界的粮食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在如此辉煌的传播过程中,水稻在我国国内的传播也必不可少,大约在距今3500年左右,我们祖先成功将南方的水稻引种到了东北。

如,辽宁阜新县高台山遗址中发现的公元前1500年前后的水稻田遗址;1988年在大连湾大嘴子遗址中,出土了2400年前的碳化粳米。

隋唐时期,我国东北地区隶属于“渤海国政权”,当时的渤海国以其盛产的稻米而闻名遐迩,被誉为“卢州之稻”。

后来随着渤海国的灭亡,东北地区的农耕文化也遭遇了毁灭性的破坏,水稻种植一度陷入低谷。

清朝时期,由于大清帝王将关外视为祖宗圣地而实行封禁政策,导致关内百姓无法擅入东北地区,使得这里的农耕文化更加衰败,几乎成为了一片荒夷之地。

东北水稻兴盛

清朝中晚期,清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那一时期,东北地区成为了国内外势力争夺的焦点,边疆危机日益严重。由于东北地区地广人稀,日本和沙俄对其虎视眈眈。

后清政府为了缓解边疆压力,不得不调整策略,开放了“安置流民”“开荒济用”“以利饷源”等一系列政策,逐渐放松了对东北边疆的封控。

这一政策的调整,为中原地区的大量农民提供了前往东北谋生的机会。

他们背井离乡,穿越千山万水,只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寻找一线生机。

这一规模宏大的迁徙现象,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闯关东”。

与此同时,朝鲜半岛也陷入了动荡之中,日本的铁蹄肆意践踏,使得无数朝鲜人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为了躲避灾祸,谋求生计,大量的朝鲜人也开始逃亡至东北。这一时段朝鲜人的逃亡东北,被历史称为“朝鲜移民”。

朝鲜移民东北的历程可以追溯到1845年,最初只有十几名朝鲜人冒着生命危险,偷越国境,来到了临江县。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朝鲜人开始涌入东北。到了19世纪60-70年代,朝鲜移民迎来了一个小高潮。

1872年,鸭绿江北岸一带就已经聚集了470户、3139名朝鲜人。

1880年后,清政府为了加强对东北边境的管理和开发,设立了“找垦局”,意味着移民合法化。当时更多的朝鲜人涌入东北。

文献记载,到了光绪末年,仅延边一地,朝鲜移民的数量就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0.95万人。

那些朝鲜移民在东北落地生根,与当地的汉族、满族等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生产经验,还将种植水稻的传统带到了东北。

这对于当时以种植小麦为主、不善水稻的中原人来说,无疑是一次农业生产的革新和升级。

朝鲜移民的到来,不仅为东北地区带来了新的人口和劳动力,更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和繁荣。

在他们的辛勤耕耘下,东北的水稻产量逐年攀升,逐渐成为了全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之一。

而朝鲜移民也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成为了我们大家族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朝鲜族。

据专家考证,位于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拐瘸子朝鲜族镇的上甸子、下甸子是近代东北最早的水田开发地。

清同治年间,朝鲜移民在此刨草甸,挖水渠,修池梗,引种水稻。于清光绪六年(1875年),培育出了近代东北第一块水稻田。

自那以后,水稻种植在东北地区迅速铺展开来,席卷了整个东北大地。

到了民国初年,东北地区的水田总面积已经超过了11.7万公顷,这一数字在当时绝对是令人瞩目的成就。

更令人惊叹的是,即便是位于北纬52°、冰天雪地的黑龙江呼玛县,也培育出了水稻田。

然而,尽管朝鲜移民在东北成功培育出了水稻田,但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却十分严酷,尤其是辽河以北地区,水稻的生长环境更是恶劣。

起初,水稻的产量极低,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面对这一困境,朝鲜移民并未气馁,而是继续探索与尝试。

直到清末时期,一位名叫申友景的朝鲜移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从日本北海道带回了一种名为“赤毛”的稻种。

他经过数年的精心试种与育种,终于培育出了能够适应黑龙江苦寒气候的耐寒高产水稻品种。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利润,资本也开始逐渐介入这一领域。

他们不仅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技术支持,还特意派遣了吉林省的农业代表团前往日本北海道进行考察与学习,带回了众多优良的稻种与先进的种植技术。

据1912年的相关调查显示,当时东北地区的所有水稻几乎都是由朝鲜移民种植的,他们采用的耕耘种植方式也是独具特色的“朝鲜式”。

后来随着时局变迁,特别是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后,东北当局开始意识到朝鲜移民问题可能带来的潜在威胁。

为了防范日本人的渗透,当局开始鼓励汉民种植水稻,这一政策转变标志着我国东北的汉民也开始大面积种植水稻的新篇章。

鼓励汉人种植水稻

1918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局势,北洋政府发布了一项重要通报,指出“旅满朝鲜人若收买水田,需严加防范”,正式开启了限制朝鲜移民在东北地区扩大水稻种植的政策。

与此同时,为了促进本土农业发展,提升粮食自给能力,北洋政府还颁布了《提倡华民耕种水稻办法》。

该办法明确要求各县政府积极督促农会,通过宣传教育、技术指导等方式,广泛劝导民众尝试并推广水稻种植。

对于资金短缺的农户,政府更是主动作为,联络当地乡绅及商行,提供低息贷款或资金扶持,确保水稻种植计划的顺利实施。

在这一系列鼓励与支持政策的推动下,东北水稻种植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世纪20年代初,东北地区相继涌现出一批官办或商办的稻田公司,如奉天官牧场、新纪公司、溥丰农场、彰武农牧场等。

它们不仅引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还带动了周边农户的积极参与,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的水稻生产模式。

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与辛勤耕耘,东北三省原本不产稻米的广袤土地,逐渐蜕变成为北方稻米的重要产区,其大米产量与质量均居全国前列,成为了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柱。

特别是进入21世纪,随着农业科技的飞速进步和种植结构的不断优化,东北大米更是享誉全国,成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

2021年,黑龙江省大米产量累计2913.70万吨,位列全国各省区第一,占全国大米总产量的13.67%,正式成为了重要的天下粮仓。

读者们,关于“东北稻米种植发展史”,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