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入伍,我4年后提干当司务长,1993年由“上校正团”转业

情绘宇宙 2025-02-10 17:27:32

1973 年,李建国怀揣着满腔热血,踏入了军营。那年,他 18 岁,正值青春年少,却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家乡,投身到保家卫国的神圣事业中。他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在那个年代,能够参军入伍,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整个家庭的骄傲。李建国的父母含泪送他去车站,嘱咐他要好好表现,为国家争光。

新兵连的生活是艰苦的,每天清晨天还没亮,就被嘹亮的军号声唤醒,开始一天的训练。从队列训练到体能训练,从射击练习到战术演练,每一项训练都考验着李建国的意志和体力。他咬紧牙关,从不叫苦叫累,因为他知道,只有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在训练场上,他总是冲在最前面,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衣襟,但他从未有过一丝退缩。

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李建国在新兵连结束后,被分配到了一个步兵连。在连队里,他继续努力学习军事技能和政治理论,积极参加连队组织的各项活动。他深知,作为一名军人,不仅要有过硬的军事素质,还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在日常生活中,他关心战友,乐于助人,和战友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一起训练,一起生活,一起分享快乐和忧愁,彼此之间就像亲兄弟一样。

1977 年,李建国入伍四年后,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干,被提拔为司务长。司务长的工作虽然不像战斗一线那样惊心动魄,但却关乎着整个连队的后勤保障。李建国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他认真负责地管理着连队的伙食、物资和经费。每天清晨,他都要去菜市场采购新鲜的食材,确保战友们能够吃上营养可口的饭菜。他精打细算,合理安排伙食,既保证了战友们的需求,又不浪费一丝一毫。在物资管理方面,他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确保每一件物资都发放到位,不出现任何差错。同时,他还积极组织连队开展节约活动,倡导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在担任司务长期间,李建国还注重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相关知识,不断充实自己。他还积极参加连队组织的各种培训和考核,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多次业务技能考核。李建国深知,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更好地胜任司务长这一岗位,为连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993 年,李建国由“上校正团”转业。在部队的 20 年里,他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官,经历了无数次的考验和磨砺。转业后,他被分配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虽然离开了部队,但他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优良作风和品质。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兢兢业业,踏实肯干,很快就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

李建国的家庭生活也充满了温馨和幸福。他和妻子王丽是大学同学,两人在校园里相识相恋,毕业后一起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王丽贤惠能干,不仅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全力支持李建国的工作。两人育有一子,名叫李明,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在李建国的言传身教下,李明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态度。一家人其乐融融,生活充满了欢声笑语。

在日常生活中,李建国注重培养自己的生活品质和情操。他喜欢读书、听音乐和旅游。每到周末,他都会去书店淘几本好书,沉浸在书海中,感受知识的魅力。他还喜欢听古典音乐,那悠扬的旋律总能让他放松身心,陶冶情操。此外,李建国还热衷于旅游,他利用假期带着家人去全国各地游玩,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这些丰富的业余生活,不仅让李建国的生活更加充实和多彩,也让他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得到了充分的放松和愉悦。

李建国的故事,是一个普通军人的成长历程,也是无数军人的缩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军人的忠诚、勇敢和担当,展现了军人的风采和魅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他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同时,他也追求着高品质的生活,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和享受,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意义。

0 阅读:0

情绘宇宙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