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比奥,特朗普团队的“反华骨干”,已就任美国国务卿。提名时外界即关注其背负的中方制裁,担忧影响中美接触,并猜测中方是否会撤销制裁。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已正式作出回应。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称,中方将坚决捍卫国家利益,且中美高层官员有必要以适当方式保持沟通。
此番表态契合中国外交风格,既留有余地,又清晰传达了意图。
卢比奥被列入中方制裁名单的原因,他自知甚明。中方强调将坚决捍卫国家利益,意味着对卢比奥的制裁,不会因其担任美国国务卿而轻易撤销。
其次,鉴于卢比奥现为美国高层官员,中方将与其保持接触。接触方式及程度将依中方安排而定,总之,中方原则为“适当”。
美方及卢比奥关注到被中国制裁可能带来的影响。卢比奥去年12月表示,若提名获确认,他有信心找到解决方案,与中方接触。
卢比奥虽试图淡化问题,但显然他之前无解,仅以“某种解决方案”敷衍。现身为国务卿,全球瞩目,期待他提出切实有效的“高招”。
归根结底,卢比奥在对华事务上的表现将决定一切。若能促进中美关系,或有转机;若重蹈“反华”覆辙,中方态度自不待言。
当前情况下,卢比奥的近期表现,预计难以获得中方的正面评价。
参议院听证会上,卢比奥强调中国威胁,称中国为美史上“最强最危险对手”,具备苏联未有的因素。他预言,若美不变革,十年内中国将影响美国诸多重要事务。
卢比奥因强硬反华态度获民主党认可,美国参议院99票支持通过其国务卿任命,无人反对。这凸显美政坛在对华问题上高度一致,期望短期内本质改善中美关系不现实。
特朗普上台后,卢比奥即参加“四方安全对话”外长会,强调“自由开放印太”,反对武力改变现状。此次会议旨在为即将举行的领导人峰会做准备。
“四方安全对话”实为美国围堵中国的小圈子。但近年来,此机制已边缘化,因日、印、澳在对华问题上均有独立规划,不愿轻易追随美国。
卢比奥计划重启已边缘化的机制,意在借此方向对中国施加更大压力,从当前情形看,此意图明显。
特朗普新版本对中国的策略已悄然展开,卢比奥扮演核心角色。观察其行动,中方态度已显而易见。
特朗普政府架构异于传统,卢比奥虽任国务卿,实则更多扮演执行者角色,而非决策者。最终的决策权,显然掌握在特朗普手中。
归根结底,美国对华政策是各方平衡的结果。特朗普为达成其“国家利益”,需权衡对华强硬与缓和。据此推测,卢比奥或属强硬派。
看问题需客观,卢比奥虽非决策主导,但作为特朗普亲信,对其有一定影响。然而,在处理中美关系时,直接联系特朗普更为有效。中方已备有相关渠道。
归根结底,美方及卢比奥对涉己问题更为焦虑,中美交往中的“失语”无疑对美国国务卿职位产生巨大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