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2被吹过头了!俄军拆解缴获豹2、T72后,西方坦克神话破灭了?

律便利 2025-04-18 17:41:19

最近,俄罗斯第38装甲武器装备研究测试所,把在前线缴来的三款外国坦克:德国的豹2A5、乌克兰的T-72AG和T-64BV2017,好好研究了一番。他们的研究不只是说说这些坦克设计的好坏,更重要的是,揭开了这些坦克宣传的性能和实际战场上表现不一样的真相。这次技术上的“深挖”,不仅让俄军摸清了对手的“老底”,也给其他国家的坦克改进指了条明路。

▲俄罗斯军队拿到了豹2A5坦克作为战利品。

豹2A5坦克曾被西方很多人叫做“全球最棒的坦克”,但俄罗斯方面的研究显示,这个“大块头”在实际打仗时,根本没那么神。首要问题就是它“块头太大”:整车重量有65吨,比俄军的T-90M坦克重了13吨之多。这样一来,它行动起来就不方便,过桥时压力也大,要是碰到地雷或者陷进泥地里,想自救可就难了。

火力表现上,虽然它配备了120毫米的滑膛大炮和一套很牛的数字化火控装备,听起来射击应该超准,但俄方说它火控系统启动得有点慢。那个热成像功能,从开始冷却到能用,得等上15分钟。所以真打起来,系统启动慢,反应也慢,经常是看到敌人的时候,最佳的开炮时机已经过去了。另外,要是战斗特别激烈,那个得靠人手来装炮弹的机制,效率就上不去了,导致它一分钟只能打6发炮弹,这比T-90M每分钟8发的速度可差远了。

T-90M跟豹2A5,咱们来聊聊它们的性能咋样。T-90M这款坦克,火力猛,机动性好,防护也挺到位。它的火控系统相当先进,能在复杂环境下迅速锁定目标。再说说豹2A5,这家伙的火力同样不容小觑,机动灵活,装甲也是杠杠的。它的火控系统也是顶尖水平,打起仗来那叫一个准。要是把这两款坦克放一块儿比,那可真是一场好戏。T-90M在火力和机动性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尤其在复杂地形上表现得更出色。而豹2A5呢,它的火力和装甲配合得天衣无缝,整体性能相当均衡。总的来说,T-90M和豹2A5这两款坦克,各有各的好。哪个更强,那得看具体战场环境和战术需求。反正,它们都是陆地上的猛兽,让人不得不敬畏。

动力系统成了另一个“关键弱点”。MB873那款柴油发动机,虽说能爆发出1500马力的强劲动力,可一到高温天气,它就得自己把功率降到900马力。想想乌克兰夏天那战场,又热灰尘又大,这种“自我保护”方式大大拖了机动性的后腿。还有更头疼的,豹2A5坦克倒车挺快,能飚到30公里/小时,但战场上情况一变,它就没T-90M灵活了。T-90M不仅能迅速撤离,还能从隐蔽位置突然发起攻击。

根据俄罗斯那边的说法:豹2A5这款坦克,虽然在火控和防护上做到了顶尖,但总的来说还是不够全面。它太重了,维护起来也麻烦,到了战场上还不一定能适应各种情况。这事儿就说明,光有“高技术”可不行,老问题“战术适应性”还是解决不了。

▲乌克兰的T-72AG型战车

跟别的坦克比起来,乌克兰的T-72AG更像是个“混搭货”。它是以老苏联时期的T-72B为基础,然后又东拼西凑加上了T-84、T-80UD和T-64BV的一些零件。在改造的时候,虽然试着通过加装热成像瞄准器、自动换挡设备和“匕首”动态防护系统等来补上它的短板,但整体来看,它还是给人一种“东拼西凑不统一”的感觉。

首先是火控系统做了些“小改动”。比如说,加上了TKN-3LAZAR观测设备和可以远程操作的机枪架,这些新玩意儿确实让打仗时舒服了点。但俄方那边说了,这些装备的热成像瞄准器,只能看清2000米内的东西,比T-90M坦克夜间能认出的3300米距离短了不少。这样一来,晚上打仗时,就先输了一招。

另外,那个动态防护系统,虽然有个响亮的名字叫“匕首”,但实际上,它根本没法穿透现在那些高级的反坦克导弹的防线。说起来,它的防护能力也就跟俄军的“接触-5”差不多,比起“Relikt”来可就差远了。像是尾翼脱壳穿甲弹,它拦下的概率要比“Relikt”少至少三成,破甲弹也是,少了两成。俄方给T-72AG的防护打了个总结:勉强够用,但真不算先进。要是碰到现代的穿甲战斗部或者天上飞过来的攻击武器,那就有点吃力了。

咱们来瞅瞅机动系统这块。它配了6TD发动机和电子换挡,这样一来,动力就更猛了,开起来也更顺畅。不过呢,俄方在试的时候发现,这履带和悬挂设计得太复杂,修起来挺费劲。而且,要是天气太恶劣,动力还会忽高忽低。还有啊,虽然倒车速度快了,快赶上T-80了,但要说快速撤退,还是差点意思,没达到现代战术的要求。

总的来说,T-72AG坦克虽然想通过各种技术的综合来提升整体战斗力,但由于它基于一个老旧的平台,技术上是东拼西凑的,系统也不统一,所以在高强度的现代战场上,它真的很难发挥出色。

▲乌克兰的另一种坦克是T-64BV。

T-64BV2017是乌克兰那边自己搞出来的一个升级版坦克,俄罗斯也在研究它。这款坦克就是给原来的T-64坦克加了点“外在装饰”,比如焊上了新的动态防护板,装了GPS导航,还加了个后视摄像头。但俄罗斯方面觉得,这种改动更像是给坦克做了个“美容”,而不是真正的“技术大改造”。

T-64BV2017这车啊,还是用的那种老掉牙的机械传动,动力就是5TDF系列的柴油机,修起来费劲,还不太靠谱。一遇到高强度的机动测试,就经常热得不行,还漏油。虽说车上的电子系统也改进过,加了点数字化的东西,但跟西方那些标准比起来,还是差远了。火控反应慢半拍,稳定性也不行,这样一来,打炮的效率可就大大降低了。

说到防护这块儿,它用的那个动态防护部件吧,覆盖面实在不够大,特别是炮塔屁股后面和车身两边,简直就是“敞亮”的地方,敌人要是用反坦克导弹打过来,这些地方很容易就被攻破了。而且,它还没有主动防护系统,碰上像“标枪”这样的高端攻击武器,那简直就是等着挨打的份儿,一点招儿都没有。

得提一下,俄罗斯那边说了,T-64BV2017这坦克吧,改进得还算精细,但就是没从根本上搞定T-64那老底盘的结构疲劳和重量不均这些老问题。到了战场上,还是容易碰到悬挂坏掉、动力不行这些老毛病。

▲俄罗斯军队的T-90M型战车

但话说回来,俄罗斯那边更看重的是:战场可不是搞科研的地方,不能光盯着那些理论数据。实战里,要看的是整个系统的搭配能力、靠不靠谱,还有好不好修。从这点上看,俄军觉得T-90M坦克在战场上更吃得开:它能自己装弹、远程遥控打炮、防护系统很灵活、指挥全靠数字系统,动力也超强,这一套“组合技能”才是真的适合现在这种高强度打仗的“地面猛将”。

西方坦克的无敌传说不再了。

这次研究结果挺有意思,西方那些高级装备,虽然技术很牛,但因为成本太高、保养麻烦、系统又复杂,所以在乌克兰战场上并没有打出一边倒的优势。反过来,俄罗斯那边通过对缴到的装备认真研究,不光弄懂了对方的“技术门道”,还让自己国家的坦克设计思路有了大转变,从以前的“模块化升级”变成了现在的“系统整合”。

现代打仗,靠的就是技术和打法两把利剑。你说装备数据再好看,一到战场上,碰到土灰、烂泥、大火箭啥的,那就是个“路上跑不动的铁疙瘩”。俄罗斯这回的“坦克体检报告”,既是笑话一场,也是狠狠敲了回警钟。

0 阅读:17

律便利

简介:欢迎关注!欢迎点赞律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