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经典送别诗:
原文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渭城早晨的细雨打湿了路边尘土,客舍边的杨柳愈发显得翠绿清新。朋友,请你再饮下这杯离别的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人。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当时唐朝处于鼎盛时期,但王维已对官场感到厌倦,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友人元二奉朝廷之命即将远赴安西都护府,王维心中不舍,在渭城客舍为其饯行时,写下这首送别诗。安西都护府是唐代管理西域的重镇,元二此行或肩负外交使命。诗人深知塞外苦寒与路途险远,故诗中既有对友人安危的关切,亦隐含对家国边疆的遥思,使得私人情谊升华出宏阔的时代底色。
艺术特色:
情景交融:前两句通过描写渭城清晨的细雨、洁净的道路、青青的客舍以及翠绿的杨柳,构成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送别营造典型的自然环境,景中含情,透露出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不舍。
以乐景衬哀情:客舍和杨柳本是羁旅者的伴侣和离别的象征,通常呈现黯然销魂的情调,但在朝雨的洒洗下却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更衬托出诗人与友人分别时内心的惆怅与不舍。
细节描写与情感表达:后两句选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劝酒这一细节,将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推向顶点。“更尽一杯酒” 的 “更” 字,体现此前的殷勤劝酒、此刻的留恋不舍以及此后的关切怀念,蕴含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情谊。
语言简洁明快:整首诗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却意味深长。如 “无故人” 三字,直白地表达了友人此行的孤独与艰辛,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担忧与牵挂,语浅情深。
后世影响:
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落成之后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成为流传千古的名曲,名为 “阳关三叠”,又名 “渭城曲”。由于其表达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适合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深受人们喜爱,历代以来获得了诸多赞誉,被认为是唐人别诗中的绝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