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纸政策,为何让全球服装供应链陷入恐慌?

深渊巨大肥肠 2025-04-08 02:47:08

越南代工厂“生死时速”:35%耐克产能恐遭46%关税重击

2025年4月,美国前政府突然宣布对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加征最高49%的“对等关税”,其中越南服装鞋帽类产品税率高达46%。这一政策直接击中了全球纺织业的“心脏”,越南2024年纺织品出口额达440亿美元,美国市场占比超三分之一,耐克、露露乐蒙等品牌35%以上的产能集中于此。若关税落地,一双成本100美元的耐克鞋,仅关税成本就将激增46美元,品牌商面临两难选择:自行消化亏损或转嫁给消费者。

更棘手的是,供应链转移远非易事。耐克曾将中国产能从23%削减至16%,越南取而代之成为主力,但如今“第二故乡”遭关税围剿。有分析师指出,高性能运动鞋生产线转移需数年,短期内涨价已成定局。越南政府紧急提议暂缓关税三个月,并主动降低美国海鲜进口关税至零,试图换取谈判窗口。但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越南对美贸易顺差高达1235亿美元,难改局势。

消费者钱包告急:美国民众提前囤货,中国工厂意外迎机遇?

关税冲击波已传导至消费端。美国零售联合会警告,普通家庭每年服装支出或增加数百美元。2025年一季度,美国鞋类销售额同比暴跌26.2%,耐克若全数转嫁成本,热门鞋款价格涨幅恐超30%。社交媒体上,美国网友热议“改穿旧鞋”“转向平价品牌”,甚至有民众抢购中国品牌电视机等“大件”囤货。

这次危机却意外激活中国供应链。阿迪达斯在华产能占比超80%,耐克在江苏太仓建成零碳物流园,斯凯奇启用自动化配送中心。中国成熟的产业链与智能化升级,正吸引品牌商“回流”。但长期来看,全球供应链或将加速区域化布局。印度、墨西哥虽被视作替代选项,但同样面临26%关税门槛,企业被迫重新计算“成本安全线”。

关税大棒挥下,没有赢家,品牌利润蒸发、工人面临失业、百姓钱包缩水。最终埋单的是消费者。

0 阅读:11

深渊巨大肥肠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