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uto|卖一辆亏10万,蔚来还有明天?

赖梓豪侃车 2025-03-30 09:45:25

近年来,蔚来汽车以其极具“科技感”的电动车型和创新的商业模式,在新能源车市场上划出了一道亮眼的轨迹。汽车的销量和交付数据频频突破纪录,蔚来似乎正朝着稳步前进的方向发展。然而,紧接而来的则是令人咋舌的财报数据。2024年,蔚来的全年净亏损高达224亿元,每售出一辆汽车竟然亏损10万元人民币。这一巨额亏损数字在一个风光无限的行业中显得格外刺眼,仿佛用市场泡沫和热情覆盖的真实面目正在被逐步揭开。

看似丰盈的现金储备达到了419亿元,但这背后却隐藏着沉重的短期债务负担与供应链支出,蔚来面临的财务状况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财务游戏。短期借款57亿元、应付贸易款344亿元,再加上其他诸多负债,蔚来的现金流健康状况岌岌可危。外部融资的期望愈发显得重要而迫切。以往那些对蔚来的青睐追踪着资本市场潮流的投资者们,如今却开始收紧口袋,目光中透着谨慎和疑虑。在这样的背景下,蔚来汽车在新计划、新布局上如同被关在金笼子里的鸟,难以振翅高飞。

为了扭转局面,蔚来在2024年实施了一系列的“下沉战略”——推出售价20.69万元的乐道L60,意图通过更具竞争力的价格覆盖更广泛的市场。然而,这一战略的开局并不顺利,交付量远远低于预期,势必给蔚来的财务状况带来新的压力。2024年1月交付量5912辆,2月交付量4049辆,3月预计交付5000辆,再加上之前高调喊出的“要在2025年实现季度盈利”的目标,面临的现实让蔚来陷入了被动的境地。

我们不妨看看公司的财报,2024年蔚来的总收入虽达657亿元,同比增长了18%,但净亏损达到224亿元,净亏损率更是达到了34%。在这个数字背后,蔚来的运营模式和盈利能力再次遭遇质疑。自2018年上市以来,蔚来归属于母公司的累计净亏损已经超过了千亿门槛,对比行业龙头比亚迪的盈利表现,蔚来似乎依然在为过去的错误付出代价。比亚迪在2023年的前九个月就实现了252亿元的净利润,若将其盈利用于填补蔚来的亏损,近四年的时间也无法覆盖现有亏空,这一对比让人对蔚来的未来感到更加忧虑。

在蔚来汽车的单车销售数据中,2024年交付的新车达22万辆,但却意味着每卖出一辆车就要亏损10万元人民币,而这一情况的背后是单车制造成本的逐年攀升。尽管每辆车在销售时的实际均价已达26万元,但真正的制造成本也高达23万元。各种运营开支和研发费用的投入,令蔚来在努力追求销量的同时,却始终难以实现利润的增加。每辆车的研发费用约为5.9万元,销售及行政费用更是达到7.1万元,这样的开支让单车利润几乎变得微乎其微,使得“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品牌形象轻易化为“高投入、低回报”的教科书案例。

与其他新能源汽车企业如小鹏、理想进行一番对比便不难发现,蔚来在研发和销售费用上的投入显得过于奢侈。小鹏每辆车上的研发支出约为3.4万元,理想更低,只有2.2万元,而蔚来这一指令整整比小鹏高了70%,是理想的1.65倍如此巨大的差距自然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审视与怀疑。蔚来的研发支出较高,部分原因在于其同时运营多个汽车品牌,包括蔚来、乐道以及萤火虫。但另一个不得不提的原因则是李斌积极投入的智能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研发,这些对企业整体经营的压制是显而易见的。

在销售及行政费用上,蔚来也表现得不够理智,平均每辆车的费用高达7.1万元,远超小鹏的3.6万元和理想的2.4万元。蔚来在推出新子品牌乐道与萤火虫时,不仅需要构建渠道,还得重复建设门店,这也导致了开支的大幅增长。在同一个商场中,蔚来与乐道的门店同时存在,双倍租金却未能形成协同效应,这无疑在内幕之中加重了经营的重负。

而随着乐道L60的推出,蔚来的目标显然是希望向大众市场渗透,但从乐道的销量情况来看,开局并不顺利。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乐道汽车内部流传的销售团队强制购车的消息,这一现象并非行业首例,以往的案例中,多次强制购车的现象往往都与公司资金链断裂密切相关。借助于员工购车来刺激销量的做法,其实是企业经营压力的直观体现。现实中,不少新势力车企为了制造新车上市的市场热度,虚增订单已经成了一种常见的操作,而蔚来的具体做法恰恰反映了其市场需求不足的一面。

如今,蔚来必须面对的不仅是资金链的危机,更是市场竞争态势的变化。乐道L60的销量表现并不如预期,这与当前市场新车的多样化选择以及小鹏G6的兴起有着直接关系。初期的热度降低后,乐道的销售数据在2025年3月又面临了下滑。基于这样的局面,尽管乐道并未选择降价,这背后反映出的是其固定支出和高门店租金的困境,而一旦降价后,便会不可避免地侵蚀毛利率,导致更大的财务隐患。

体验市场的波动,使蔚来的多品牌战略布局变得岌岌可危。乐道L60的推出不仅未能带来销量的明显提升,反而因营销和销售渠道的双重布局导致了更多高昂的固定成本。在这样的背景下,蔚来是否还能够迎来光明的未来,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了。固有的固定成本难以消减,加之新车型的陆续上线,蔚来在未来的经营中需谨慎审视自己的发展路线,以选择最佳的发展路径。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蔚来急需进行战略调整,优化成本结构,以提升整体的运营效率。为了扭转局面,重新审视内部流程,将重心放在提高产品效能、拓展市场份额上,寻求更具合作性和协同效应的发展模式,才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蔚来汽车遭遇的种种挑战,不禁令人思考,蔚来何时才能真正实现盈利?究竟是将资金投入到高成本的研发中,还是将目光放在降低固定支出与提升营销效率上?以上问题留给每一位对蔚来未来趋势感兴趣的关注者去解读,而市场的未来将静待蔚来的回答。

总之,蔚来汽车目前的处境已经不容忽视,必须在财务健康、市场策略以及品牌形象上进行深刻的反思和调整。不然,这场“烧钱”的游戏恐难以为继,曾被寄予厚望的乐道更可能成为蔚来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成功和失败的一瞬间即是颠覆,再也没有哪个品牌可以高枕无忧。时间将会检验蔚来的未来,市场也在不断变化,如何应对这样的挑战,将是对蔚来真正的考验。希望这家曾经被称为“造车新势力”的企业能够在改进与创新上找到平衡,以更加稳健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0 阅读:4

赖梓豪侃车

简介:赖梓豪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