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打狗棍》片场,一场临时增加的京剧戏份让硬汉黑子泪洒现场。摄像机停止运转后,他蜷缩在化妆间痛哭失声——那抹油彩勾勒的脸谱,撕开了尘封三十年的记忆:15岁失去双亲的孤儿,如何从东北山沟爬上影视巅峰?
1973年,辽宁鞍山岫岩县的山村里,张永刚的出生让张家终于盼来了男丁。四个姐姐轮流抱着这个“宝贝疙瘩”,父母在土炕上盘算着未来:“砸锅卖铁也得供娃读书!”
11岁那年,黑子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鞍山戏剧团。母亲攥着录取通知书的手颤抖着,父亲蹲在门槛上抽旱烟:“学费抵得上半年收成啊......”凌晨三点磨豆腐、寒冬腊月挖草药、步行三十里卖鸡蛋,父母用命换钱的场景,成了黑子求学路上最痛的记忆。
母亲倒在晒谷场那天的细节,黑子至今不愿详谈。邻居只说看见少年抱着母亲的草帽,在村口老槐树下坐了一宿。三个月后,父亲卖血归途跌落山崖的噩耗传来,15岁的黑子盯着县医院的血浆袋,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1992年上海戏剧学院考场上,考官盯着眼前这个东北汉子:破洞布鞋露着脚趾,但一段《林冲夜奔》唱得字字泣血。被录取那天,黑子跪在黄浦江边朝着北方磕了三个响头。
为凑学费,他白天在建筑工地扛水泥,夜里到酒吧当保安。某次为保护客人被酒瓶砸破头,老板看他满脸是血仍挺直腰板,偷偷塞给他三个月工资:“你小子有股不要命的劲儿。”
命运的玩笑接踵而至。某“制片人”骗光他全部积蓄后消失,黑子蜷在苏州桥洞下啃硬馒头时,接到《西游记后传》试镜通知。副导演后来回忆:“他演无天佛祖时眼里的狠劲,根本不是演的。”
2001年北京小剧场后台,京剧演员张芙蓉递给黑子一盒饺子:“你胃不好,别总吃冷饭。”这个辽宁姑娘不知道,简单一句话击碎了男人二十年的盔甲。
自卑的黑子把身世和盘托出,张芙蓉却牵起他布满老茧的手:“以后我的家就是你的家。”13年恋爱长跑里,他拍戏坠马断过肋骨,她守着病床熬中药;她为不孕症跑遍全国医院,他推掉片约全程陪同。
2014年婚礼上,岳母将传家银镯戴在女婿腕上:“从今往后,你就是我老张家的儿。”
《山河月明》片场,黑子为演好徐达将军,提前半年研读明史,在零下20度的草原拍摄时拒用替身。导演高希希感叹:“他骑马冲锋的镜头,让我想起当年他父亲卖血走过的山路。”
如今的黑子,手机屏保是穿着戏服的全家福。儿子在作文里写道:“爸爸说他的演技是外公外婆用命教的。”每年清明,他都会带着妻儿回到岫岩县,在父母荒草丛生的坟前唱段《四郎探母》——那是母亲生前最爱听的戏。
从被命运遗弃的孤儿到荧屏硬汉,黑子用半生诠释了何谓“戏比天大”。
当记者问及成功的秘诀,他摸着脸上的刀疤笑道:“哪有什么演技,不过是把受过的苦都化在角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