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好看的石牌村,终于要来了

楼主说楼市 2025-04-15 20:28:54

天河CBD的摩天楼群中,藏着广州最大的城中村——石牌村。

从太古汇奢侈品店到肠粉摊只需步行10分钟,这里握手楼与写字楼隔街相望,爱马仕与路边摊共享夜色,是广州最生动的城市折叠样本。

现在,这个城中村终于要启动改造了。

01

石牌绿芯,数据透视改造蓝图

4月11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衍诗率队赴天河区石牌村、银河村现场办公,为石牌村这座承载5.56万常住人口的城中村按下改造快进键。

在专题座谈会上,石牌村“拆整结合”改造方案正式浮出水面,标志着这个被称为“石牌绿芯·烟火新城”的超级城中村即将迎来历史性蜕变。

@广州广播电视台

值得关注的是,会议明确要求改造工程需与11月全运会筹备形成联动机制,强调“六项清单化”管理(目标、任务、工期、进度、责任、奖惩),确保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这意味着石牌村改造将借助全运东风推进。

区别于传统推倒重建模式,石牌村采用的“拆整结合”策略:

拆除体量:11.1万㎡(占总量10%),保留历史肌理

空间再造:通过“串点成环”手法打造29.5公顷“石牌绿芯”

民生保障:复建9.4万㎡中70%为回迁住宅

产城融合:保留18.6万㎡集体物业实现持续造血

@广州广播电视台

根据最新披露的石牌村现状分析报告:

建筑密度:现状3199栋建筑中,村民自建住宅占比93%

权属结构:1812栋村民住宅完成确权,44栋集体物业持证

拆建平衡:拆除323栋住宅释放空间,同步新建现代社区

下图清晰度不足,将就看吧。

@广州广播电视台

02

石牌村这些空间已在“扮靓”

实际上,石牌村已在推动微改造。

天河区石牌村是目前广州城央历史最悠久的城中村之一,潘氏宗祠建于1683年,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广州天河发布

石牌村内长期闲置的石牌逢源大街67号(河阳楼)、潘氏鱼塘、石牌西路101、103号、109号等潘祠片区,引入第三方打造融合商业办公、健身公园、艺术餐饮、图书馆、美术馆等元素的广州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岁约苑”。

“岁约苑”效果图

“岁约苑”项目以“艺术+商业”为理念,对该区域重新规划设计。改造老旧建筑、滨水公园及周边环境,以及池塘清淤,总改造面积约5800平方米。

“岁约苑”效果图

本次改造以“轻时筑·轻艺行”为主题,建筑风格简约,紧跟时代潮流,让游客轻松惬意行走于充满艺术氛围的空间,改造于2024年6月正式动工,预计2025年上半年亮相。

03

黄金洼地里的密度神话

石牌村,南向黄埔大道、北抵岗顶商圈的黄金三角区,成就其租售比常年稳居天河区前三的租赁市场神话。

@ SOHO广州

在容积率突破8.0的城中村,近3200栋自建房构成全国罕见的超高密度样本,楼间距20cm的握手楼,早在2015年年租金已经超4亿。

@ SOHO广州

大街小巷中穿梭行走,包租公腰间那一串钥匙叮当作响,夹着人字拖,是手握年均8%租金回报率的隐形富豪。

传说中的“十栋楼鸭仔饭老板”,用每平米15元的日租金碾压周边写字楼50元/㎡的行情,构建出天河CBD最后的密度神话。

在握手楼构成的垂直社区里,15元猪脚饭和10元快剪店,是广漂生存的成本底线,这种极致空间利用催生出90%出租率的市场神话。

这片被珠江新城高楼大厦环伺的城中村,用6倍于周边项目的居住密度,托举着天河区12%的租赁人口。

@ SOHO广州

0 阅读: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