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初,基层连队迎来春节前,虽然,没有过分看重春节的年味,但是,这段时间,对于战士们来说,去享受轻松,愉快的氛围。
快要过年了,一年一度连队的军事训练,考核,评比,总结学习,已经结束。基本上处于学习文化,维修宿舍,打造焕然一新环境,协助炊事班准备年货中。
1981年,在安徽驻训山沟里过的第一个春节。大家睡着大通铺,用石块垒起的床墩有点晃动。到营部管理员那里领来了水泥,黄沙,重新加固,砌牢,将对外一面的石墩子,又重新抹光滑一遍。
墙上刷的白石灰,有的脱落,掉下来。司务长安排给养员上士,上街买菜时,顺便买一点生石灰块子,回来用水化开后,把破损的墙面补刷了一遍。面对窗户有玻璃松动,湖北兵找来铁钉,将玻璃多处固定。居住的宿舍焕然一新。
春节前洗被子,是许多副班长最上心的事。他们看到各个战士铺盖的被子,检查后给予是否要洗的建议任务。被子洗完后,帮忙用被套卷棉花,卷好被子,缝被头。也是副班长积极参与的一件事。我清洗的被子,就被浙江仙居的副班长,缝过两次。后来主动的把包裹衣服当枕头用的,淌有口水的白布,清洗了一下。以前固定枕头的别针用变形了,找排长又重新要了一个新的。
一次过年前,副班长建议我把棉帽清洗一下,被我偷懒的拒绝了。一个冬天,棉帽戴不了几天,不是很脏。况且,帽子里面又垫了白纸。(跟老兵们学的,帽子里面垫报纸,不易油脏)。当兵3年,棉军帽从未洗过。
快要过年了,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动不动用,子,丑,寅,卯生肖,来替代年份称呼。我们直接就用1981年春节快乐,1982年春节快乐。
在部队过春节,是否要放烟花爆竹,那个时候还真没有。第一,附近的农村小店没有卖烟花的,只卖小挂鞭,天地响。此外部队过年就没有放鞭炮的例子,战士们对过年放鞭炮,压根就没有这个意识。也没有人主动去买。
在基层连队,过年前半个月的轻松,被大年三十,杀猪,聚餐,喝酒,热闹场景所取代。一年中,最开心,最热闹。满足的就在大年三十。
过完春节后,连队随即开展开新的一年训练计划,文化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