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之一:科尔沁智能产业园开工叫停,是盲目建设还是责任缺失?
一个投资高达80亿元,占地近2万亩的内蒙古科尔沁中旗国际智能现代化产业园项目,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与梦想,却在开工一个月后,被中旗综合执法队一纸令下,整个建设工地全部停工。这是一个项目的夭折,还是对决策者及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拷问?
据悉,科尔沁右翼中旗国际智能菌类现代化产业园,分为多个标段,涉及大棚建设及配套设施。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该项目公示中标候选人,包括中铁、中建等大型建筑公司。计划工期为2024年5月1日至2026年5月31日,总投资为80亿元,占地总面积为20000亩,建设内容包括:羊肚菌种植基地、羊肚菌种加工厂、综合办公生活区、菌种创新研发中心、电商直播中心及其它配套设施。
据知情人透露,截止该建设项目停工已破坏了1000亩左右的防沙林,8000多亩草场。
据了解,项目开始时,施工方只给乡经管站交了50万元保证金,由于施工方没有资金支持,许多垫资干活儿的大小老板纷纷退场。这也为项目下马停工埋下伏笔。另外,如此大的项目却没有合法的施工手续,施工过程中旗公安局,综合执法大队多次现场执法,才将该项工程叫停。
构筑内蒙古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防御沙尘暴的主防线,项目工程叫停后,不但,给多家投资商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对于毁坏的8000亩草场,以及1000多亩的的生态防沙林,是不可估量的重大损失。这一损失旗委旗政府的决策者们是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023年6月6日,为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政府多次发出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伟大号召。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实施“六个工程”,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就是其中之一,这是内蒙古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的关键一招,能够在融通政策、汇聚财力、扩大治沙体量、壮大绿能规模等方面收获一举多得的效果。
为了《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推进方案》的落实,规划了2030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1151万亩、配套新能源装机1.19亿千瓦。为保障工程顺利推进,自治区设立了防沙治沙基金,建立了保量稳价、建管护理、违约处置、农牧民参与等制度机制,推动相关盟市成立了由新能源企业牵头、新能源装备制造和生态治理等企业组成的项目联合体。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将进一步统筹好新能源项目开发与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加快“沙戈荒”地区集中式光伏项目和电网主网架项目建设,加大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力度,积极探索“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立体化发展模式,努力实现增绿、增能加强防护林建设。
然而,科尔沁右翼中旗国际智能菌类现代化产业园项目建设,一些官员为了政绩拍脑门子,不顾客观现实,上大项目做大工程,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巨大经济损失。实在令人惋惜。
草场、防护林是自然赋予科尔沁的宝贵财富,是生态区域维护平衡的重要屏障。一旦被破坏,恢复将难上加难。虽然该项目被紧急叫停,但是被毁坏的绿地,防护林将如何恢复?
如此庞大的项目工程快速上马又被突然叫停,暴露出部分官员在决策与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作风问题。是否存在急功近利、忽视程序的现象?假如有足够的监督与问责机制,是否可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一系列的问题,不仅关系到一个项目的成败,更关系到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