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被困太空宇航员归来!中国飞船着陆瞬间冒火花,美国为何不会

冰心在玉壶 2025-03-21 03:09:50

最近,被困在太空两百多天的几名美国宇航员终于被马斯克的火箭公司旗下的航空飞船接了回来,原定于上去八天就回来的宇航员却因为波音公司飞船的故障一直滞留在太空之中。

虽然国别有异,但这几位宇航员为人类探索太空的精神值得肯定,因此他们的安全归来也是值得我们高兴的。但再怎么高兴的事情,总有些人会找茬出来,站在美国的立场抨击中国。

这回值得高兴的事情,就被有些人找到了突破口,用来比较中美两国的实力差距,唱衰中国。他们说,美国航天器的着陆舱着陆时一点火花都没有,而我国之前的着陆舱落地时却冒出了大量火花,这说明我国的着陆技术比不上美国。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还是另有原因?

被困难回

去年六月份底的时候,两名美国宇航员坐着“星际客机”进入太空,他们计划在太空中待上八天,并于八天后随着“星际客机”一起返回地球,完成他们这次在国际空间站中的任务。

但事与愿违,本来没打算在国际空间站长住的两位美国宇航员就在要搭乘“星际客机”返回地球的时候,却发现“星际客机”的推进器出现故障,无法返回,而地面指挥基地也迅速做出反应,要他们等待检查测试。

这一测试,就是几个月。两名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待了两个月的时候,地面的测试人员还无法确定这两位宇航员什么时候能通过“星际客机”回归。而美国相关的官员则表示,如果“星际客机”没办法将两位宇航员接回来,那么这两位宇航员就得在今年的二月份左右搭乘马斯克的“龙”飞船回归。

但事情逐渐变得急迫起来,两位美国宇航员所待的国际空间站并不是特别安全。国际空间站是由十几个国家合作搭建的进行太空任务的,原本只有十到十五年的预期寿命。

而国际空间站彻底搭建完成时是2006年,也就是说,国际空间站最开始的预期寿命是到2021年。直到两名美国宇航员登上国际空间站时,这个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太空研究基地已经超期运作了三年之久。

三年对于地面上的人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太空中的一个如此巨大的航空器来说,已经是极为漫长的日子了。更何况,在两名航天员被困太空四个月后,美国航天局曾承认,国际空间站上有多达50处隐患和四处裂缝,每天都在向外泄露空气,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很有可能要在某一个时候紧急撤离。

就在人们对这两位宇航员的处境感到担忧的时候,两位宇航员在通话时表示,自己感觉良好,也没有什么心理上的问题,相信自己最终能回到地球。同时,宇航员们也表示,自己在上面是可以拿到“加班费”的。

在美国航天局的相关规定中,空间站的“加班费”约为一天四美元,在这两名宇航员的说法中,这些“加班费”将作为杂费给他们发放,而他们也能拿到航天局的正常工资。

而就在“星际客机”测试完返回地球时,并没有带上这两名宇航员一起,地面指挥中心的相关人员则表示,为了两名宇航员不受到任何危险,也为了他们能更好地检查“星际客机”回归时的数据,两名宇航员不通过“星际客机”回归是更安全也是更好的选择。

回归之路

今年的一月份,正在参与竞选的特朗普发了一条帖子,宣布自己已经与马斯克达成商议,马斯克的公司将为两名宇航员通过回归地球的可能性,但马斯克的公司迟迟没有行动。

就在议论声越来越大的时候,美国航天局终于宣布,将在三月份送几名宇航员上去时,顺便地把这两位滞留已久的宇航员接回。而三月十三日,马斯克的火箭也已经准备就绪,就在将要起飞的时候,出问题了。

所幸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飞船的液压系统出了一些问题。经过两天的排查处理,“龙”飞船最终在三月十五日凌晨升上天空,它带着四名宇航员前往了国际空间站。

此后,“龙”飞船在国际空间站停靠了两天,并在离开国际空间站的时候将美国这两名超期待了九个月的宇航员带回了地球,并降落在了佛罗里达州附近的海上,附近待命的救援成员也迅速赶到,并将其中的四位宇航员抬出着陆舱。

而这四位宇航员中,就有这两位被困了接近三百天的美国宇航员。在着陆舱着陆后,救援人员前去救援时,还有海豚在旁边巡游,仿佛是在祝贺这两位宇航员的回归。

而这两位宇航员的回归本应该是一件好事,但就算如此,也有人能在这种情况下找到对比的点。消息传出后不久,就有人发言,对比了中国此前着陆舱着陆时的情况与美国着陆舱着陆的情况。

言论中对我国着陆舱着陆时会产生大量火花的情况做了描述,转而又去说明美国着陆舱着陆时并没有火花出现的情况,并做出判断,说中国的着陆技术比美国的差,而且这样大量的火花很可能会让里面的宇航员不舒服。

着陆方式的差异

这样的说法纯粹就是没事找事,胡说八道的,先不说中美两国着陆技术有什么差距,只说两国着陆的地点就大不相同,因此,通过火花来判断着陆技术本就是一件驴头不对马嘴的对比方式。

我国着陆舱的着陆地点定在戈壁沙漠,而美国着陆舱的着陆地点却是在海上,因此,就算美国的着陆技术与我国一样,在海面上,其着陆舱也无法产生任何火花,更何谈两国着陆技术的比较呢?

更何况,虽然看着火花四射,但我国的着陆方式是要好于美国的。美国的着陆舱太省事了,因为没有对应的设置,所以美国着陆舱的位置只能制定一个大致地点,捞的时候就在制定的地点附近去找。

而这样的做法是因为美国的着陆舱没有使用反推发动机的原因,无法通过发动机的推力来控制落点,也就只能选择砸下来不会伤的太狠的海面来作为降落地点。

而我国的着陆舱是带有反推发动机的,着陆前不仅有降落伞展开,还有反推发动机在着陆舱的底部提供推力,来保证着陆舱以一个十分板正的姿势降落在地面上,而这也正是着陆舱落地之前会产生大量火花的原因。

综上所述,中美两国的着陆舱着陆方式都不一样,着陆地点也有所差别,怎么可能用这种稀里糊涂的方式来对比出两国的着陆技术的高下?而且,如果让美国着陆舱在戈壁上着陆,恐怕里面的宇航员要摔个七荤八素了吧。

在公正的说实话的对比上,我们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与缺陷,也一定会针对问题去进行改正。但如果强行在不对等的位置上进行对比,这样得到的结果也没有多少意义。美国的两名宇航员回归是值得高兴的事,一旦把政治斗争放在这件事情上,宇航员的工作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信息来源:

2024年美国宇航员滞留太空事件——百度百科

滞留空间站超9个月 美两名宇航员结束超长“加班” 返回地球——中国新闻网

0 阅读:0

冰心在玉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