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军工或许还是值得中国军工学习,就在近期的阿联酋阿布扎比防务展上,俄国防部代表米赫耶夫表示,就在2025年过去的两个月时间里,俄罗斯已经与15个友好国家签订了价值超45亿美元的合同。
米赫耶夫
要知道,俄乌战争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全面的制裁,尤其是针对俄罗斯军工业的打击。许多分析师曾预测,俄军工业将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外销将大幅减少。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似乎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恶化,反而在一些国家,俄制武器的需求依然强劲。
米科夫透露,45亿美元订单主要来自于一些长期依赖俄制武器的国家,从阿尔及利亚到土耳其,再到中东地区的一些国家,可以看到,俄罗斯的武器系统依旧在全球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就以阿尔及利亚为例,近日阿尔及利亚国家电视台就表示,阿尔及利亚空军已经采购了俄罗斯的苏-57战斗机,今年就可以交付。要知道,苏57一直都是俄罗斯军工的一张“王牌”,尽管它的战斗力一直存在争议,但它的隐形性能和先进的电子系统依然吸引了不少国家的目光。
毕竟以色列这些年靠着老美支援的F35可没少在中东地区耀武扬威,所以中东其他国家想要自保,就必须拥有能够与之抗衡的空军力量,而如今全球范围内允许出口五代机的暂时就只有美国和俄罗斯,那作为以色列的大哥,美国暂时肯定不会向中东其他国家出口五代机,所以大家就只能将目光放在俄罗斯的苏57上了。
当然,苏57并不是俄罗斯出口的拳头产品,一是俄罗斯自己军工制造有限,并没有多少苏57可以出口,二来全球范围内想要用五代机来装备空军的国家并不多,这些俄罗斯也是十分清楚的,所以他们“主推”的是自家的S-400防空系统。
S-400防空系统自俄罗斯允许出口之后,一直在全球市场上受到热捧,尤其是在一些对抗西方技术的国家中,S-400几乎成了必备的“标配”,当年土耳其就宁愿得罪美国,放弃美国的F-35A也要引进S-400。相比于西方的高端武器,俄制武器虽然在某些技术细节上可能略显逊色,但在战争中的实用性和适应性,尤其是对低强度冲突和反恐作战的适应性,却恰好填补了许多国家的空缺。
虽然中国的军工业在近年来也崭露头角,成为了俄罗斯的重要竞争者,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许多国家开始转向购买中国制造的武器,毕竟中国武器的价格在国际军工市场上还是占有一定优势的,随着中国军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的武器系统逐渐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不过遗憾的是,尽管中国武器在某些领域逐渐取代了俄制型号,但要全面取代俄制武器,仍然需要时间。
要知道,中国的武器系统在技术上虽然有了显著提升,但与俄罗斯相比,仍然在某些战术应用和战略运用上存在差距。例如,俄罗斯的S-400、T-90主战坦克等武器系统,长期以来被许多国家用于各种复杂的战斗环境,而中国武器则相对较少参与到实战中,其战场表现尚需进一步验证。
歼-10CE出口
除此之外,俄罗斯与许多国家之间的军事合作已经根深蒂固,许多国家的军队对俄制武器有着深厚的技术积淀。即使中国武器在技术上具备一定优势,但短期内要完全取代俄制武器,尤其是在战斗机、防空系统等高端领域,仍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虽然在军工出口领域,中俄算是一定的竞争对手,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俄罗斯与中国的武器可能共同存在,互为补充,所以该学习的地方我们还是得谦虚学习,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中国军工在全球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