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2月,毛主席召见部分解放军高层领导,谈及筹划建立一支人民解放军的基础建设队伍的时候,军队领导都表示非常必要。当议论到这支军队基建队伍性质的时候,都说目前军队已经有了一个工程兵的兵种,再建立一支基建队伍,会不会重合。
毛主席说,不会重合。军队的工程兵以建设军事工程和军事设施为主,基建队伍以建设国家的军用或民用工程设施为主。大家都说好。在谈到建立多大规模的基建队伍时,军队领导说规模可以300万。毛主席说,从小到大,慢慢来。
1966年8月,军队基建队伍成立,为了与工程兵区别,起名“基建工程兵”,意思就是专门负责国家的大型基础建设。从此,人民解放军行列里又多了一个新兵种。
基建工程兵成立的目的很清楚了,但成立的原因一般人都不是太明白。其实成立基建工程兵最主要的原因和时代背景就是:备战。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周边与我为敌的国家非常多,对中国形成了“包围圈”。像北部的前苏联,东部的日本和南朝鲜,东南亚的菲律宾,南亚的印度,还有台湾海峡对面的国民党盘踞的宝岛等等。
为了对付这种态势,毛主席提出来“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决策,建立“大三线”和“小三线”,建设公路铁路交通命脉,建设基础设施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建设人力资源。
但是,当年我国的基础建设力量薄弱,真正专业的基础建设人力资源才400多万人。要在较短的时间里,建成大量的战备工程和基础设施,显然是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于是,成立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部队基础建设大军,按照军队军事化和现代工业化的方法进行管理,能够充分发挥部队打硬仗、啃硬骨头的作用。
于是 从1967年开始,一个兵种——基建工程兵横空出世,开始了各种各样铁路、公路、桥梁、隧道、水库、地质、煤田、矿山、工厂、地铁、市政等等建设。到1975年,基建工程兵已经发展到了50万人,是这个特殊兵种的最鼎盛时期。尽管当初设想的基建工程兵建制要达到300万人。但考虑到基建工程兵是军队编制,基建工程兵人数太多,容易造成我国军队过于庞大。
1982年,中央发布基建工程兵撤销的文件,1983年,基建工程兵领导机关撤编,1984年,基建工程兵撤销转隶工作结束。在中国建设舞台上活跃了近20年的基建工程兵,又重新战斗在新的建设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