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中那个被频繁唤起的口号“富不过三代”,透露出的是对财富流失的深深忧虑。人们打拼一生换来的家业,不可避免地落入了下一代之手,带着他们稚嫩甚至冷漠的态度处理这笼罩着个人和社会命运的巨大价值。
有一个富二代的例子,使得这种观念得到了惨痛的确认。他就是盛恩颐,被誉为 "民国第一败家子"。从初出茅庐的辉煌至无法作为的堕落,盛恩颐赋予了其名字一个悖论之谜——他是如何消亡的?
盛家:在金钱上走向顶峰盛恩颐的父亲,盛宣怀,是清朝末年的商业翘楚和李鸿章的幕僚。他凭借卓越的商业头脑,以洋务运动为契机积累了巨量财富,甚至让"红顶商人"胡雪岩破产而终。
盛宣怀创建了中国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中国第一家电报局等十一项首创事业。这使他赢得了荣耀和财富,成为清朝最后时期的中国首富,被尊称为“中国实业之父”和“中国高等教育之父”。
然而,虽然盛绅怀的事业龙飞凤舞,但他的子嗣却殆尽。经历夭折的厄运后,仅留下一位幼俊——盛恩颐。
儿子的败坏:失败的传承盛宣怀对这个唯一的儿子百般宠爱,心存厚望,并跪求慈禧太后为其取名。然而,这个曾被灌输了无数寄托的儿子,在海外留学中迷失了自我。
当盛恩颐回国后,他开始过着放纵的生活,沉溺于声色场所,这使他误入歧途。并且,他因同等骄纵与不佳的性格,持续与上海滩其他豪门较劲,玩艳游,赌马,乃至一夜痛失家产。
在资本被耗尽前,盛恩颐行为突兀、挥霍无度,而他的父亲对这个唯一的儿子也只能表示无奈。此外,因为曾为日本人工作,他剩下的那些少数财产遭到了没收。
盛恩颐贫穷的老年,具有讽刺意味。他在苏州留园(曾经由父亲作为私宅送给他的)外面的小屋里,因病患食不果腹,最后惨然饿死。
深化的启示 : 一个深刻的警醒盛恩颐的故事提供了一个深思熟虑关于权力、财富和道德的教训。在当前社会,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培养一代新的中国公民,相较于金钱和权力,更重要的是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盛恩颐过度导向物欲享乐和贪欲,终使他无法摆脱败家子这一标签。这也让我们反思如何平衡财富、欲望和道德,打造一个强大而又具有正向价值导向的社会。
综上,通过分析盛恩颐的人生历程,我们可以认识到财富的含义,并通过理解这个故事激发我们对于财富价值的思考。事实证明,成功的真谛不仅在于获取和保持财富,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这些财富,为个人及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